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大基金與中國半導體行業的“兩化”

時間:2016-05-30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 中國半導體產業經歷了不短的歷程,如果要徹底的反思可能就是必須要堅持兩條;市場化決策及非國有化體制。

中國半導體產業經歷了不短的歷程,如果要徹底的反思可能就是必須要堅持兩條;市場化決策及非國有化體制。

兩條是不可分割的,要走市場化道路就必須堅持非國有化體制。眾所周知,國有化體制的最大弊病是決策遲晚,投資效率低下,以及讓企業有太多的“可依賴性”。

從表面上看堅持兩條,似乎大家都贊同,沒有什么異議,但是真要做到卻非容易,可能尚需要一段不短的過渡過程。業內有一種普適觀點認為在目前階段半導體產業尚未進入到能完全市場化運作的階段,如若企業完全脫開政府的支持可能無法生存下去。

盡管此話符合客觀的現狀,但也必須正視對于國家資金的依存度太高,對于企業的健康發展并非是有利的。盡管都說使用政府資金的弊病甚多,但是在現階段諸多企業仍是離不開它,導致非市場化的現象頻出。比較典型的事例,如國內部分的12英寸先進制程項目,它們從動工到量產,到產生足夠大的銷售額會用時很久。而相比那些市場化項目,如三星西安,聯電廈門,及英特爾大連等它們通常的周期約21個月,反映中國的項目在開初時不完全是根據市場的需求來作計劃的。

大基金起橋梁作用

中國半導體業發展己經有相當長的歷史,然而由于處在特定的環境中,之前的幾十年基本上都是由國有資金來推動,除了能培養了一大批人材之外,中國半導體制造業幾乎蕩然無存。直到上世紀90年代未,隨著改革開放深入,才先后有北京的首鋼NEC6英寸生產線及上海華虹NEC的8英寸生產線。真正的轉折點是在2000年時由張汝京等在上海創辦中芯國際開始。它的誕生有別于之前的作法,它采用非國有化體制,注冊于開曼群島,以及大量網羅全球的優秀人材,起點高。

其中有個問題必須解釋清楚,既然要堅持“兩化”,現階段為什么仍要由政府的“大基金”來推動產業的發展?

大基金的思路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通過分析與總結之前的發展經驗與教訓,包括參照美,日,韓以及臺灣地區等半導體業的成長過程,它們在產業的初始階段也都是由政府,或者銀行資金支持成長,僅是到企業上市之后,企業的競爭力提高能夠自主決策及自負盈虧時,政府等資金才逐步的退出。

因此如今的大基金有如下特征;它不再是政府的補貼、資助,而是以股權投資為主的基金。顯然大基金投資的主要方向是行業的龍頭企業,不做風險投資和天使投資,一般也不做大股東。

另一方面大基金的投資是要求有回報,通常是6%至8%,視具體情況而定,不再如過去的所謂“01,02專項經費”等那樣,基本上是國家無償地提供。

觀察一年多來大基金的運作是十分穩健,支持的都是“佼佼者”,反映它的誕生符合現階段產業發展的需要,成績是卓越的。然而越往下深入不可避免地一定會遇到“硬骨頭”,如武漢“新芯”的存儲器等項目,它們的投資巨大,技術難度大,回報很難預測,但是要堅挺的支持,才是符合產業發展的需要。

大基金盡早退出是產業進步的標志

大基金與之前的作法存在明顯不同的是具市場經濟元素,如要求投資有回報,以及由專業的基金公司來操作等,盡可能的減少非市場化因素的干擾。但是由于大基金打著“國”字號,加上現階段中國半導體企業的活力尚顯不足,以及西方的阻撓等因素要想完全脫開國家資金,而由企業自主決策尚需一個過程,目前的焦點是如何加速縮短這一段過渡時期。

中國半導體業要做強做大,從理性上可能不該由政府來設計,或者臆造,而是要求企業能在全球化市場中通過競爭勝出,一定包括有的企業要能夠退出。

對于大基金必須要有一個正確理解,大基金的錢能邦助企業解決發展中的融資瓶頸,但不能依賴它,而應該把它看作是要增加企業的“造血功能“,讓企業在市場拚搏中學會生存的本領,未來自己去迎接下一個戰斗。

大基金僅是現階段推動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手段,它肯定存有一定的局限性,具體表現有兩個主要方面:一個錢是把“雙刃劍”,既是十分迫切與重要,同樣用得不當時它的破壞性也很大。另一個是企業利益與產業利益很難同時兼顧。

中國的半導體制造業的現狀基本上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能自主進行決策的8英寸及以下生產線,它們數量眾多,是產業的骨干力量。以及另一類是關乎國家安全和表征產業差距的先進制程的12英寸生產線。

目前的狀況,雖然中國的12英寸生產線進步快,但是對手們的前進速度更快,因此實際上差距越來越大。反映全球代工業中的壟斷態勢持續加劇,讓中國半導體業的追趕計劃增加了難度。

然而從國家安全角度出發,在先進制程方面如28納米及以下,中國必須要進行突破,不管采用那一種方法,28納米制程的量產,并取得約10%的市占率,已成為中國芯片制造業的風向標之一,它將影響到未來14納米制程量產計劃的推進。顯然對于中國在IC研發方面的步伐是不能停頓的,同樣也不能把希望全部賭在與國外的合作項目上,一定要有屬于自己的東西。

從長遠看,只有企業自強是根本出路,才能擺脫對于政府的各種依賴。因此,大基金必將隨著企業的實力增強而完成它的歷史使命,然后將股份優先出讓,最終選擇退出。從理性的分析,現階段中國采用大基金來推動產業進步的方法不宜太久,有兩個方面的因素,一個是減少企業對于政府的“依賴性”,另一方面是要讓企業有迅速自強的壓力。只有當企業的現金流大到能滿足自身研發與設備升級換代時,企業才可能不再需要依賴國有資金生存及發展,從另一側面表明企業已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結語

大基金在中國應運而生,從長遠看它具有歷史性的功跡,但是大基金不可能是完美無缺,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另外大基金的著力點應該是一切圍繞著要增強企業的“造血功能”,尤其要放手讓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去拼搏,“不經歷風雨那可能見彩虹”,更不可替代企業自已的意愿來設計所謂的“大企業”。

堅持“兩化”是個長遠目標,大基金的作用應該是促進縮短這段過渡時期。當企業進入真正有能力進行自主決策的階段時,大基金一定要完美的逐步退出,完成它的歷史使命,同時也反映中國半導體業已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大基金與中國半導體行業的“兩化”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