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尼韋爾(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HON)今日宣布在中國投資新建一條催化劑生產線,用于將煤或天然氣轉化為生產塑料所需的烯烴。這一關鍵性投資將有助滿足中國市場對塑料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
該條全新的催化劑生產線位于江蘇省張家港市的霍尼韋爾生產基地,預計將于2017年正式投產,生產霍尼韋爾UOP突破性甲醇制烯烴(MTO)工藝中所需的高性能催化劑。
霍尼韋爾UOP的甲醇制烯烴工藝可以將從煤或天然氣中提取的甲醇高效轉化為塑料生產所需的關鍵化學原料乙烯和丙烯。這一工藝的核心便是將甲醇轉化為烯烴所需的專利催化劑。
霍尼韋爾特性材料和技術集團副總裁兼亞太區總經理羅繼初表示:“甲醇制烯烴是一種成熟的創新工藝技術,能夠幫助像中國這樣煤碳資源豐富、但石油卻依賴進口的國家更加經濟有效地生產塑料產品。僅過去三年,霍尼韋爾已在中國授權八套甲醇制烯烴裝置。此次新建的生產線將使霍尼韋爾得以首次在中國本土生產甲醇制烯烴催化劑,以更好地服務我們的中國客戶。”
2011年,惠生(南京)清潔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為了中國第一家霍尼韋爾UOP授權使用甲醇制烯烴工藝的公司,并已在2013年實現商業化生產。自此,陸續有七家公司與霍尼韋爾簽署了甲醇制烯烴授權協議。其中,最近的一家是去年12月授權的魯西化工集團。
如今,全球范圍內對乙烯和丙烯的需求正以每年4%至5%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20年,中國在煤化工技術領域的投資將超過1000億美元。這將降低中國對進口石油的依賴,轉而采用更加豐富且經濟的本土資源生產塑料樹脂、薄膜、纖維等基礎產品。
霍尼韋爾UOP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李蓓凱(RebeccaLiebert)表示:“我們在張家港的生產設施可以幫助中國制造商更好地運用霍尼韋爾UOP的先進技術來滿足市場對石油化工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此外,工廠的運營也將實行本地化采購,幫助推動江蘇省的經濟發展,并嚴格執行廢水處理‘零排放’。”
霍尼韋爾張家港生產基地于2015年正式投入運營,主要生產用于霍尼韋爾UOPOleflex™丙烷脫氫制丙烯工藝以及生產高辛烷值汽油的連續催化重整(CCR)Platforming™工藝所需的高性能催化劑產品。過去五年中,霍尼韋爾UOP在全球范圍內已向30家生產商授權Oleflex工藝技術,其中有23家位于中國。
霍尼韋爾張家港生產基地位于距上海西北約137公里的一座現代化工業園內,除了Oleflex和MTO催化劑外,該生產基地還生產應用于煉油石化和天然氣處理等領域的吸附劑產品。為了配合霍尼韋爾各項先進技術在國內的不斷應用,公司還將在此規劃更多的生產能力。
迄今,霍尼韋爾UOP在中國已有80年歷史。1937年,霍尼韋爾UOP進入中國市場,幫助建立了中國首批現代化煉油廠之一的玉門煉油廠。上世紀70年代,霍尼韋爾UOP是首批受邀到中國幫助中國石油工業現代化發展的美國公司之一。近年來,霍尼韋爾UOP正使用其加氫處理工藝以及CCRPlatforming™連續催化重整工藝,積極幫助中國推動清潔運輸燃料的發展,更好地應對空氣污染挑戰。
關于霍尼韋爾特性材料和技術集團
霍尼韋爾特性材料和技術集團是全球領先的特性材料、工藝技術和自動化方案供應商。該集團旗下特性材料業務專業生產廣泛多樣的高性能產品,如環保型制冷劑,以及包括防彈背心、尼龍、電腦芯片、醫藥包裝在內的各類終端產品的生產材料。霍尼韋爾特性材料和技術集團下屬UOP(http://www.honeywell-uop.cn/)業務所開發的工藝技術奠定了全球大多數煉油企業的發展基石,助力企業高效地生產汽油、柴油、煤航、石化產品和可再生燃料。集團旗下的過程控制部(www.honeywellprocess.com)是提供自動化控制系統、儀器儀表和服務的業界先驅,服務石油天然氣、煉油、紙漿和造紙、發電、化工和石化、生物燃料、生命科學,以及金屬、礦場和采礦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