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將重創全球經濟 美國可能安然無恙
金融界:我們應該如何認識華爾街動蕩引起的這輪金融危機?
何偉文:由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震撼全球的金融危機,其猛烈程度和破壞程度遠超預料。從這次危機中我們可以清楚地認識到目前全球經濟出現的三大災難,第一是金融災難,美國宣布7000億美元救市之后全球股市市值繼續蒸發。國際清算銀行統計金融衍生品總額達到681萬億美元,項關于全球GDP的13倍,金融市場爆發危機還將持續導致個人信貸市場出現問題;第二是世界油價和糧食危機,油價從7月11日的每桶147美元跌倒11月17日的70美元,絕對不是簡單的供求關系、地緣政治、美元匯率所影響的,油價的暴漲暴跌的根源救市投機。實際上,世界糧食并不短缺,但是資本的投機行為給37個國家帶來了糧食危機,要避免這個就必須限制對初級產品,生活必需品的期貨投機行為,不準養老金等進入期貨市場。
第三是美元災難,人民幣升值給中國出口帶來極大的困難,中美貿易趨緩,現在中美貿易遠遠落后于中國對其它國家的貿易水平。中國產品在美國市場的優勢不再,2007年從中國進口玩具零增長,現在甚至是負增長,中國為此付出的代價是很多工廠關閉,中國最大的玩具代工工廠合俊倒閉。從過去歷史來看,美國經濟危機都是使其他國家經濟收到重創,而美國卻安然無恙。2006年美國海外總資產增加22114億美元,2007年海外凈資產增加12063億美元。
金融界:近期歐美各國聯手救市,紛紛將金融機構國有化,有觀點樂觀地認為中國走在前面了,中國制度更先進,您怎么看?
何偉文:政府干預和市場化是相輔相成的,不是說資本主義就不要國家管理,不要國家干預。市場化是通過市場去合理地配置各種要素,防止看得見的手去扭曲,但是光有這個是不夠的。從商品來講,市場化最后是追求利潤,資本投資推求的也是剩余價值,這一部分的追逐,為了資本的利潤可以犧牲別的,所以毒藥、毒奶粉都可以做得出來。在美國救市毒債券,金融衍生品的無限擴張就是為了利潤來得快,它不會去管是不是會寸草不生,所以采造成這個問題,因為資本的本性是自私的,個人超過了社會,利潤高于公眾,這救市它的劣根性,就需要政府和法律來管。
抓捕華爾街犯事的金融機構高管 救市能很快見效
金融界:您認為歐美國家的救市行動能否成功。
何偉文:現在還判斷不了,能救和不能救的根據都不夠,關鍵的問題是黑洞有多大并沒有完全地反應出來,不像是汶川地震,震過了大家都很清楚了,破壞都是可估計的,這個沒法知道。次貸本身并不多,次貸中的壞賬比例并不高,兩房把次貸證券化,賣給投資銀行,投資銀行請評估公司來評估。投資銀行認為不錯,包裝得不錯,然后評估得高高的,雷曼兄弟救市如此。評估之后再變成CDO賣出去,CDO之后又是CDS掉期再進入,無限放大達到30倍以上。現在看看,壞賬到底有多少?三個月前國際清算銀行說全球損失5030億美元,三個月后損失評估已經到了一萬多億,J.P摩根估計是17000億,這是算出來的,中間有多少是黑洞呢?現在說不出來,上個禮拜我跟白宮現任顧問聊,他直接參與了救援計劃出臺前的電話會議,他都認為只有到結束的時候才知道什么時候結束,現在看不清楚。所以現在就很危險,只能是寄希望于金融能夠穩定。
第二個關鍵的問題,能不能救?也可以救。現在美國說要救市花多少個億,這不是多少個億的問題,這是信心的問題。無論是金融界還是公眾,都陷入恐慌情緒,不相信,不相信金融機構也不相信銀行。就好比政府說這個船要沉了,大家趕快坐救生筏吧,但是大家不敢坐,因為船也是你造的救生筏也是你造的,船能沉救生筏就不能沉嗎?現在銀行不可信,評估機構也不可信,所以現在是整個信心的崩潰,美國前期爆發的是信貸危機,現在發展到信任危機。一旦失去信任,就什么都說不上了。
所以現在說中國該不該買美國的債券,不是錢的問題,而是信心的問題。
金融界:您認為信心應該如何恢復?恢復信心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何偉文:我覺得最好的方法是看美國肯不肯做,把華爾街那幾個闖禍的大佬抓起來,判他個傾家蕩產,讓他知道棄公眾利益于不顧的代價是什么,最好是槍斃幾個,槍斃之后這些人就乖了,不敢再這么做了,信心就能恢復了。
信心只能這樣子恢復,但是美國不可能做這一步,所以信心恢復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
美國表面很清廉 實際很腐敗
金融界:美國不僅不這么做,金融高管還拿著高薪抽身。
何偉文:現在美國國會通過的是不讓他們拿,但具體是如何執行的現在還不知道,我看過那個規定條文,是不許金融高管拿錢走的,但是怎么讓他們如何不拿不知道。比如說雷曼兄弟總裁富爾德,在眾議院聽證中,說他在過去8年拿了3.5億美元,議員憤怒得很,說你對得起這些股民嗎?雖然憤怒,但仔細一看是合法的。
中國國內一樣有這樣的情況,很多上市公司高管都拿著高薪,1億多人賠了就他賺了,中國的倫理允許嗎?中國為什么不制定相關法律來約束這種現象呢?都是這個問題。中國還存在著體制性的腐敗,中國有我們也可以聊以自慰,美國的腐敗更嚴重。美國雖然從表面上看非常清廉,不可能有腐敗,歐洲更加明顯,一只小小的筆都可以讓人聲名狼藉。是實際上在大事上腐敗的,比如說共和黨搞了很多政策,實際上是為了某一家公司服務的,前幾年總統布什搞臨時鋼鐵進口稅,實際上是為了美國鋼鐵公司。打伊拉克救市要石油,把薩達姆的豪宅收了之后,50個億就讓美國據為己有了,作為賠償美國所謂的勞務費,實際上是很腐敗的。
應該停止人民幣升值 停止壓縮對美貿易順差
金融界:面對美國的次級債危機,中國怎么來建自己的防火墻?
何偉文:防火墻一直有,這次中國卷入的程度不大,如果不是直接去買美國的債券都不會受什么影響,美國的金融衍生品基本都沒有衍生到國內來,中國的資本項目還不可自由兌換,QFII之類的金融產品也很少,幸虧金融衍生品在中國的數額不大,否則的話不可設想。
面對美國的次級債危機,我們更應該減少中國對美貿易的關聯度,減少對美國出口市場的依賴;其次,應該停止壓縮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停止推動人民幣對美元升值。2008年上半年,美國對全球的貿易逆差增長197.07億美元,對中國的貿易逆差還下降了3700億美元。我們對美貿易順差有什么不好?為什么要壓縮?壓縮順差造成中國工人大量失業,工廠關閉,進口美國大豆卻嚴重地打擊了中國的大豆產業。如果壓縮對美順差,中國將遭受更大的損失,對外貿易關鍵在公平競爭,而不是在貿易順差。第三,政府還應該考慮是否應該暫停學習美國式開放的金融市場,中國要投資美國一定要投資實業,如果10-15年內,對美實業投資達到千億是很好的,跟美國的金融合作要在更高水平上去推進。
降息推出時間太晚 政策缺乏方向感
金融界:那是不是說除了外部因素,中國經濟內在的問題并不大?
何偉文:也不是。我們可以看看,需要對前幾年采取的政策進行反思,為了防止經濟過熱,政府在投資上進行嚴格的控制,但是實際上從目前看,經濟并沒有過熱,所以當時的判斷是值得考慮的,擔憂的后果終于出現了。
金融界:宏觀經濟政策從連續加息到連續降息,你認為這是不是政府在糾錯?
何偉文:對,但是從政府的角度來說,他不認為這是過錯,認為這是因為經濟環境的改變,在經濟變化了的情況下,要采取適當調整的宏觀政策,因為現在面臨的是經濟衰退的危險,而不是過熱,也不是通脹,加息的目的一個是防止過熱,一個是防止通脹,從去年年底一直到今年兩會,一直是為了這個。
現在經濟下滑已經變成現階段主要問題,保證經濟一定的增長速度變成了當務之急,通貨膨脹的危險有所減退,所以降息就推出來了。
金融界:您認為現在降息的時機如何?
何偉文:降息肯定是太晚了,但是我覺得現在主要的問題不是利息,主要是國家對整個經濟判斷過慢,實際上從去年年底開始經濟已經出現一些不好的跡象。從外部環境來講,美國四季度經濟已經是負增長,但是當時沒有看到,當時認為美國的經濟還是不錯,次級債危機可以控制,進而判斷中國經濟還是處于一個好的情況,但實際上不是這樣的。
另一方面,過去還有一個偏差,認為中國經濟是投資熱消費冷,所以要促進消費,壓制投資。但實際是一個模糊的感念,要促進內需,內需就是投資和消費,要擴大內需又壓制投資,這本身是矛盾的。而且一直講的壓制投資都是高耗能高污染的行業,比如鋼鐵、水泥、電解鋁等等,但從具體的數據來看,這幾個部門占整個固定資產投資的比例不到4%,這些都說明政策沒有方向。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下一篇:
成品物流條碼管理系統升級改造招標公告
本次招標采用傳統招標方式,現邀請合格投標人參加投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