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是全球工業系統與高級計算、分析、感應技術以及互聯網連接融合的結果。它通過智能機器間的連接并最終將人機連接,結合軟件和大數據分析,重構全球工業、激發生產力,讓世界更美好、更快速、更安全、更清潔且更經濟。
市場規模擴展工業互聯網將成下一個投資熱點
在消費物聯網尚未普及之際,工業互聯網已經悄然崛起。后者巨大的發展潛力,將吸引大量的風險資金投入,而包括微軟、通用電氣(GE)等科技巨頭為爭奪行業核心地位展開激烈爭奪。
據GE的估算,到2020年全球工業互聯網年產值將達到2250億美元,大大超越消費物聯網1700億美元的產值。隨著越來越多的工業產品利潤來源從硬件轉移到軟件,毫不奇怪,很多工業企業都在重新思考自己的軟件戰略。據GE估算,企業用云數據平臺的每年產值,預計將膨脹到2060億美元。GE估計屆時有到1000億美元收入,將流入為數不多的幾個工業互聯網數據平臺。這些平臺負責收集和匯總各種工業數據,為更高級別的工業互聯網應用軟件的提供開發基礎。他們就像是現在的智能手機應用程序商店。很顯然,工業互聯網將成為繼物聯網、云計算等新興領域后的又一個投資熱點。
最新技術集合傳感器+大數據實現工業互聯網
工業互聯網以一種嶄新的方法將現實世界中的機器、設備、團隊和網絡通過先進的傳感器、控制器和軟件應用程序連接起來。并結合軟件、大數據分析、自動化、電氣工程等科學手段,建立機器與工作員工之間的實時連接,連接各種工作場所的人員,以支持更為智能的設計、操作、維護以及高質量的服務與安全保障。
在工業互聯網的建設上,GE已經初有成效。早在數年前的金融危機時期,GE就萌生了工業互聯網構想,直到大數據概念的火爆,GE才最終確定了這一“數據戰略”。GE希望借助大數據和傳感器打造出一個工業系統的互聯網,進一步提高能源效率。GE希望通過在其產品中增加更多的傳感器來獲取海量數據,并最終幫助公司提高其機車飛機引擎、核磁共振儀器等設備的能源效率。
順應工業互聯網潮流促進工業轉型提升
德國工業4.0始終強調中小制造業的參與,美國工業互聯網也強調生態的力量,中國制造業的轉型也必然是整體的轉型。這既然已成了趨勢,那我們就要去順應潮流。要構建好工業互聯網必須知道以下幾點:
工業互聯網由四塊不同領域構成。首先是連通性,擁有一個可靠的網絡是工業互聯網的基礎;再然后就是把數以億計的終端工業設備連入互聯網;其次是投資領域的數據平臺,它扮演著核心數據處理和控制的角色;最后的投資領域的軟件應用和服務。未來,SaaS應用將會成為工業互聯網的引擎。這里的SaaS應用是由智能的技術+管理研究者附加的專家系統所構建的,而不是簡單的軟件上云和遠程服務。
SaaS應用因為定義了用戶需求,由此通過大數據應用鏈接的工業會聯網,會給用戶和工業服務搭建起橋梁。中小型制造業也便能搭上轉型的高鐵動車。而涉及工業服務生態內的管理咨詢、深度IT應用、先進制造技術應用、裝備能力提升涉及的改造、維修才是真正產生價值的區域,眾多的工業服務者和用戶產生的價值數據比對衡量,共同產生價值的基礎上,方能促進工業轉型的提升。
來源:中國智能制造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