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聚焦集成應用 思辨工業機器人未來發展

時間:2016-05-12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制造不是目的,是為了滿足人類需求。因為要滿足需求,所以制造就是一種服務,因此要不斷創新,滿足人類不斷衍生出來的新需求,這就需要智能制造以及智慧服務。

智能制造就是智慧服務

現在大家都說我們是制造大國,不是制造強國,但我認為,要成為制造強國,首先要改變的是對制造的認知。制造不是目的,是為了滿足人類需求。因為要滿足需求,所以制造就是一種服務,因此要不斷創新,滿足人類不斷衍生出來的新需求,這就需要智能制造以及智慧服務。

2011年在德國提出工業4.0概念,而中國也提出要實現中國制造2025。我們知道德國是制造業的強國,中國是制造業的大國。這意味著我們的制造業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但德國已經完成了工業3.0,而中國工業化發展歷史不長,大部分還沒有自動化和數字化,尚處在工業2.0階段,部分達到3.0水平,所以中國發展工業,要工業2.0、3.0和4.0齊頭并進。這是基礎的不同,但相同的一點是,兩個戰略都是為了迎接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的到來,著眼于以數字化和網絡化為支持的智能化生產。

從以人為主的制造到數字化驅動制造,這是一個很大的改變,對機床工具行業而言也是個很大的挑戰。我認為,機器人將會在工業4.0里面擔任很重要的角色,特別是隨著人機協同時代的來臨,每萬名員工有百臺機器人會很普遍。

機器人要發展,需要面對三個挑戰,首當其沖就是機器人如何跟控制器連接。一度機器人控制器技術都掌握在幾家國外大公司手中,雖然這兩年有所改變,但改變速度跟不上需求的進展,我覺得如何打開控制器局面是急需改變的問題。

其次,由于制造是服務,而用戶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傳感器如何通過云端,把他變成安全的制造業是要面對的問題。

最后,怎么熟練將機器人應用于各工業領域也是一大挑戰。

未來不是由前瞻來創造,而是透過實質的行動。

工業機器人走在風口浪尖上

如今的制造業,正醞釀著一輪技術和市場的競合,隨之也涌現了一批新的概念,比如智能制造、智能生產等。這些概念不盡相同,但都是強調要將互聯網技術應用到制造業,從而將傳統制造升級到智能制造。

在這一背景下,各國從自身出發,也都紛紛提出了各自的目標,并出臺了相應的舉措。而中國隨著人口紅利衰減和第三次工業革命帶來的技術飛速進步,機器人正閃亮登場,加速進入各個領域。

不過我國現在處于發展機器人的起步階段,未來可能形成一個數萬億的大市場。

來自國際機器人聯盟的一項統計結果顯示,2013年全世界平均每萬人擁有62臺工業機器人,這一數字在中國僅為30臺,不足世界平均值的一半。而在工業發達國家,這一數字更是遙遙領先。因此,中國工業機器人密度存在較大提升空間,市場潛力巨大。

從需求看,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機器人最大的市場。據國際機器人聯盟的統計,2013年產銷機器人是3.1萬臺,增幅達到59%;2014年產銷機器人5.6萬臺,增幅50%。到2014年中國機器人市場保有量是18.2萬臺,而到2017年要達到48.2萬臺,超過德國。

為此,中國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工業機器人發展的產業政策。比如2013年12月,工信部發布《關于推進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的目標是:開發滿足用戶需求的工業機器人系統集成技術、主機設計技術及關鍵零部件制造技術,突破一批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提升量大面廣主流產品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指標,在重要工業制造領域推進工業機器人的規模化示范應用。

此外,各地區也都出臺了機器換人的產業政策,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已有超過40多家的機器人產業園,還有些處于籌建之中,而參與機器人產業鏈制造的企業已達到4000家,現在的中國已經具有較大的工業機器人產能,機器人產業在國內已經被推到風頭浪尖上。

雖然我國機器人發展迅猛,但總體而言,無論從產業規模、技術研發能力還有高端產業應用,與國外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2013年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機器人銷售市場,但從市場份額來看,跨國公司在中國的市場份額超過75%,其中四大家族(發那科、ABB、庫卡、安川)又占到其70%。以關節機器人為例,2013年所有的加在一起還不如一家國外的企業。

從應用來看,國產機器人在汽車整車廠幾乎沒有應用,最多就用在汽車零部件制造上,從技術來看,中國機器人發展還是近期的事情。但最關鍵的是,國內客戶對國產機器人的信任度不夠。

不過一個奇怪的現狀是,國內客戶應用國外機器人一般都是從事簡單的工作,而有復雜工序的工作,他們就找國內機器人制造企業來解決。這就是國內機器人承擔的任務可能比國外機器人還復雜。

在我看來,中國機器人市場非常龐大,需求的多樣化也非常明顯,因此國內機器人制造企業不妨關注細分市場,用自己的服務優勢和產品性價比優勢來服務客戶,提升客戶的信任度才能為未來的發展打下一片空間。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