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資源優勢漸失 礦業困境中謀變

時間:2016-05-10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為了規范65家非洲礦業的上市公司,我們把它們的表現和世界頂尖的3999家公司進行了對比,把它們按照資本進行排名。

為了規范65家非洲礦業的上市公司,我們把它們的表現和世界頂尖的3999家公司進行了對比,把它們按照資本進行排名。通過給公司排名,我們制作出經濟利潤的功率曲線。功率曲線顯示,全球公司價值創造的分布極不均勻:全球前20%的公司占據了90%的經濟利潤;中間的60%正好是收支平衡;位于曲線末端的20%公司處于嚴重虧損狀態。

我們把經濟利潤作為衡量價值創造的單一指標,因為它既考慮了規模(或說成長性)又顯示了收益率。這是衡量一家公司向投資者分紅后剩余利潤的一種方法,計算方式為投資資本乘以投資資本回報率(ROIC),以此計算出凈資本加權平均成本(EP=投資資本×ROIC)。

一位業內人士認為,與全球同行相比,非洲的礦工們表現不佳。在2000年上半年,若以經濟利益衡量,非洲公司領先其全球競爭者。但是到了2005年,非洲公司就開始落后了。這一變化的確切原因尚不清楚。除了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非洲公司的投資資本一直在增長,但它們的ROIC已經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而且還在走下坡路。

能夠清楚掌握非洲采礦公司與全球同行的差距是很好的現象,但有一個更值得關注的問題:非洲采礦公司應該怎樣提高它們在經濟利潤的功率曲線的排名?我們的分析旨在基于現實解答這一問題。

通過檢查全球數據集,我們發現,在過去的十年里,只有10%位于中游的公司晉升至世界第一梯隊。然后,我們用大數據分析來了解公司是怎樣提高它們位于功率曲線位置的。換句話說,就是怎樣達到平均水平以上。我們發現有10個非常重要的因素,而它們可以被分為以下幾類。

基金:一家公司目前的投資組合,以及它的規模和財富增長的空間。

趨勢:對一家公司有利和有弊的行業與地理特征。

變革:通過讓公司提升業績或者轉變投資組合,從而讓公司更上一層的重要戰略舉措。

我們的分析表明,若非洲采礦公司敢于冒險,它們或許能夠利用三倍或四倍的杠桿來提高自己在功率曲線的位置。

提升競爭力的戰略舉措

戰略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理解并且積極迎合行業趨勢,這對任何一家公司都是必須的。從歷史數據來看,非洲礦業公司在這方面表現得不盡人意。舉個例子,2010—2013年錳和鈷價格下跌,但非洲的采礦公司居然還加大了產量。

非洲礦業公司有四招可選,這些重要的戰略轉變能讓公司的投資組合迎合行業趨勢,進而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或者說,至少能夠改善它們當前的業績。這四大戰略即:追求高額并購,以動態思維重新分配資源,提供資本投資,尋找生產力的突破。

所有的生產公司應該也能夠采取措施來提高它們的產能并重新配置資本。其中,一般的資本應該用于合并或收購(M&A)。把兩者結合起來,一方面提升產能,另一方面根據市場趨勢轉變策略(M&A、資本和費用的重新分配)能夠讓非洲采礦公司提高它們在功率曲線上的位置。它們能提高整整31%,實現從中游升至上游的蛻變。

追求高額M&A

并購是推動公司充分利用行業和地理有利條件的有效方式。不僅如此,并購還能幫助非洲采礦公司實現規模經濟。和那些只知道追求大訂單或者自生自滅的公司相比,積極參與高額并購的公司往往能獲得更好的股東回報率。

鑒于現在全球的商品價格波動加大,非洲采礦公司可能會產生疑問:現在到底是不是投資的好時機呢?答案是肯定的。經濟低迷正是適合投資的好時機,而至少一半的公司能夠利用財務杠桿來提高收益,因為現在77%的采礦公司只占了行業30%的市價總值。

以動態思維重新配置資源

為了最大限度利用行業和地理的有利條件,采礦公司應該改變它們的投資組合,把資本分配在成長性更強的領域。分析顯示,那些能夠以動態眼光來重新分配資本的公司獲得了更高的股東收益率,同時提高了它們在功率曲線上的位置。

提高資本投資

第三種提高它們經濟利潤增長率的辦法是,比同樣位于行業中游的公司進行更多的資本投資。對許多非洲采礦公司來說,如何成功進行大規模資本投資仍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大規模的資本項目往往會發生延期完工或者是預算超支的情況,相反,分散投資若干個規模較小的商業資本項目,能夠在不損害整體安全的前提下,節省20%—30%的資金。

釋放資本是提高公司運營短期敏捷性的最快捷徑之一。傳統上,礦產行業已經開始自上而下削減資本支出,挖掘公司可以先進行詳細的投資組合分析,從而更有效地實現資本削減計劃。

尋找產能突破點

公司能夠通過進行額外和實質性的改善提高產能,進而提升業績表現。分析表明,自2004年開始,在全球范圍內,采礦業的生產力已經下降了,但非洲采礦公司的產能和全球同行比有過之而無不及,衰減情況更加嚴重。

自2004年以來,全球采礦公司的平均產能下降幅度是3%,而非洲采礦公司產能下降幅度高達5%。計算標準是MineLensProductivityIndex(MPI),其中2004年為基準,即2004年指數=100。MPI是用來衡量采礦公司潛在生產力的指標。

為了扭轉頹勢,非洲采礦公司必須進行精簡化改革。具體來說,它們應該精簡組織過程、引入創新性的技術以及培養采礦業聯盟。其中,聯盟成員應當包括設備供應商、技術和服務提供者(METS)。

但是,這些轉變不是說變就能變的。現實中,管理層和員工都有可能對變革持有抵抗心理,這就降低了改造方案成功的可能性。但根據我們的經驗,非洲采礦公司是有能力選擇正確的工具來實施快速轉變,進而走向輝煌的。

技術創新具體包括設備機械化和“大數據”的應用,它們對提高采礦生產力的影響可謂立竿見影。例如,目前最先進的采礦設備能夠為公司收集大量數據,從而完善運營模式,并縮短保養周期。遠程采礦作業的機器能夠讓公司雇傭更少的一線工人。采礦方面的創新遠遠不只這些,還有能夠簡化采礦安排的新型地理空間工具、能夠更快更深更準確地粉碎巖石的激光和微波工具等。再舉一個例子,AngloAmerican通過在非洲礦區引進低輪廓機,使它的產能達到過去的3倍。

研究表明,一個國家的產能提升和METS有著明確的相關關系。例如,LKAB的基律納鐵礦設在瑞典,瑞典冬季氣溫平均在15攝氏度以下,氣候條件并不理想。于是它與METS伙伴建立了牢固的合作管線,引進了自動化鏟運機艦隊(LHD),從而大大提高了產量輸出。和它們的全球競爭者相比,非洲采礦公司與METS伙伴之間的合作是最少的。這也導致了它們的資本生產率比亞太地區相似的公司低了近三倍。因此,越是積極與METS合作,公司就越有可能實現全價值鏈的突破。采礦業的價值鏈相當長,包括勘探、開采和提取處理。另外,隨著雇員在采礦公司和METS之間流動,METS能通過技術和資源傳播來驅動整個行業創新升級。

礦產行業可以鼓勵METS在礦產開采國建立相應的業務處。供應商基地可以由國際經銷商和服務供應商組成,但這遠遠不夠。METS還應該拓展由礦產企業支撐的當地業務,進而為行業提供有針對性的增值服務。以南非為例,從保持Eskom發電站發電量的角度來看,當地的優質焊接供應商已經跑贏了國際服務供應商。

METS的積極介入意味著這個行業技術創新的水平會得到提高,產能也會得到提升。亞太地區在某些方面具有全球最高水平的METS投資;而歐洲的總體生產能力是最佳的,METS的積極介入和資本生產率的改善息息相關。

采礦公司可以和大學或是研究所聯盟,利用最新的技術,甚至是推動最新技術。例如GoldFields,其已經投資了金山大學的南非礦業工程院。Randgold最近也在剛果的金莎薩大學成立了一個研究和培訓中心。其他公司可以復制這些部署來打破業績不佳的困境。在成為市場龍頭后,具備結構性優勢的公司可以進入功率曲線的上端,提升幅度可高達69%。這類公司包括能在商品市場占主導地位的公司,例如開采鉆石、錳和鈷的企業。因為在這些細分行業中,結構性優勢能夠讓它們根據商品價格變動來調整產量,從而保證價格安全。另外,它們也能研究或資助研究者去調查現有商品的新用途,從而創造新需求。

在采礦業投資的先決條件

分析表明,對那些敢于冒險的公司來說,正有大量成長機會在前方向它們招手。但是,僅僅依靠上述的戰略仍然不夠,公司必須圍繞戰略制訂出相應的行動方案,為公司打造一個安全有利的商業環境。相應的行動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促進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利用;在監管框架內開展合作;投資當地的勞動力與社區;培養當地的供應基地。

促進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利用

非洲采礦業的投資者圈內,在非洲建設和利用基礎設施的高難度是公認的。哪怕非洲為礦產開采提供了最佳礦石——這是全球唯一一個能帶來大量收益的福地,也無法改變這一現實。12個非洲政府通過邀請私營企業參與基建以及完善監管環境,來緩解投資者的憂慮。但事實上,我們認為非洲采礦公司不應該坐以待斃,僅僅等著政府來改善環境。事實上,他們應該立即采取行動,自發開展“硬基建”和“軟基建”的建設。因為,這類項目的最終受益者會是他們自己。

在監管框架內開展合作

以歐洲的監管為例,在加強了監管之后,批發價格持續上升。

投資當地的勞動力與社區

利益相關者要求公司深入接觸社區、勞動力和當地政府來獲得社會許可(SLO)。SLO在非洲和全球范圍都越來越重要,想要獲得社會許可,企業與社區打交道時,就必須表現得更像合作伙伴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贊助商。這意味著公司必須達到法律和監管要求,例如要為項目勞動力提供餐飲和住房。

總之,我們認為變革是勢在必行的。富有野心的戰略舉措能夠讓公司的競爭力大大提高。此外,采礦業將不得不顛覆傳統的合作方法。因此,采礦公司應該盡力創造一個更加良好的商業環境——應該支持監管者來創造良好的條件,也應該和勞動力攜手創造一個共贏環境。不僅如此,采礦公司還要和政府共同努力,打造更有利的商業氛圍,實現與社區的價值共享,推動生產力進步。

更多資訊,請關注礦業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