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互聯網+”驅動中國制造轉型升級

時間:2016-05-10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眾所周知,我國已是工業大國,但距離工業強國還有很大差距,這就需要加快推動制造業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因此,國務院多次部署推進制造業升級的舉措,其中政策重點基本都會落在推動互聯網與制造業深度融合上。

5月4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部署推動制造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通過“互聯網+”,使中國制造向效率更高、更精細化的方向發展,讓原本厚重的傳統制造更加輕量化,實現網絡制造和智能制造,從而帶動我國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

推動產業升級

眾所周知,我國已是工業大國,但距離工業強國還有很大差距,這就需要加快推動制造業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因此,國務院多次部署推進制造業升級的舉措,其中政策重點基本都會落在推動互聯網與制造業深度融合上。2015年,國家推出《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等戰略,推動互聯網與制造業深度融合。

推進《中國制造2025》是深化結構性改革,尤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新經濟、加快中國制造提質增效的重要舉措,而“制造業+互聯網”正是通過技術創新推動產業升級轉化的有效路徑。如今,我國把互聯網技術和工業、制造業技術更加緊密結合起來,帶來的變化和影響極其深刻,必將掀起新一輪工業革命。一是工業制造業的生產方式、組織方式將會發生重大變化,生產效率會相應大幅度提高。二是新模式、新業態將會出現,比如制造業服務化成為一個大的發展方向和趨勢,并可能引發中國制造在國際競爭力上的重大變化。

催生新業態

互聯網引導新業態的健康快速發展是對我國制造業現有發展思路與模式的挑戰,更是當前經濟形勢下難得的發展機遇。堅持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加快從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互聯網和傳統工業的融合必將成為中國制造新一輪發展的制高點,智能制造將是未來的主攻方向。我國經濟要保持中高速增長必須邁向中高端產業,在當下互聯網盛行的時代,制造業需把互聯網作為工具和新思維,在原有產業生態基礎上進行升級和更新,承擔起互聯網時代更大的使命。

我國推進“互聯網+”,特別是推進互聯網技術和制造業技術的結合,對于解決制造業目前存在的一些困境,實現制造強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抓手。目前,我國制造業最大的問題并不是技術水平差或生產效率低下,而是更多地表現在生產與市場的脫節以及供應鏈上各個環節的停頓與積壓,比如產能過剩、設備閑置、生產周期長、新產品開發慢、產品不適銷、庫存積壓等。

實際上,《中國制造2025》本質上就是工業化和信息化的融合,“互聯網+”的過程就是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過程。因此,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應當摒棄“局部優化”的技術改造思路,必須從市場需求—銷售—生產—采購的供應鏈整體效益出發,互聯網為實現“系統角度”思考問題提供了絕佳的條件。而“互聯網+”的逐步豐富將深刻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和消費方式,促進人們用互聯網思維,重新思考和構建制造業的生產模式和組織方式,進而形成大量的新業態。同時,“互聯網+”大大削減了產銷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加速了生產端與需求端的緊密連接,催生出一套新的消費者驅動商業模式,這種消費者驅動商業模式恰恰是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方向。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