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我國光伏裝機量連續3年位居全球第一

時間:2016-05-0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在政策支持下,中國已逐步成為全球重要的太陽能光伏市場之一。2013年至2015年,中國連續三年新增裝機容量全球排名第一。

“十二五”期間,我國太陽能發電裝機規模增長168倍,超越所有可再生能源發展速度,提前半年完成“十二五”規劃提出的3500萬千瓦裝機目標。

在此基礎上,根據2015年國家能源局下發的《太陽能利用十三五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預計到2020年我國光伏裝機容量累計將達到150吉瓦,也就是說,未來五年,我國年新增光伏裝機容量平均為20吉瓦,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25%。

不僅僅在中國,近年來,全球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大幅增長。2008年,全球太陽能發電新增裝機量僅為6.6吉瓦,累計裝機容量為16.5吉瓦;但2014年,全球太陽能發電新增裝機量已達到47吉瓦,累計裝機量達到188.8吉瓦。業界預計到2017年,全球太陽能發電新增裝機量將達到65吉瓦-73吉瓦。

光伏業未來發展有保障

在政策支持下,中國已逐步成為全球重要的太陽能光伏市場之一。2013年至2015年,中國連續三年新增裝機容量全球排名第一。2014年我國新增光伏裝機容量為10.6吉瓦,累計裝機量達到28吉瓦;2015年,新增裝機容量達到15.13吉瓦,累計裝機容量43.18吉瓦,較2014年增長42.74%。

受到大環境影響,盡管仍然存在分化,大多數的光伏企業近兩年來都實現了扭虧為盈,一些企業更是狀態極佳。

以A股光伏龍頭東方日升為例,公司日前發布的2016年一季報顯示,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18.5億元,同比增長149.4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5億元,較去年暴增1822.13%。

該公司在季度財報中指出,得益于公司光伏產品銷售同比大幅增加以及投資上海超日(洛陽)太陽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洛陽超日”)重整計劃所產生的收益,公司成功實現一季度的完美收官。

在此基礎上,近年來東方日升加碼下游電站業務也為企業貢獻了的不小的利潤。東方日升總裁王洪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公司自正式轉戰下游電站開發以來,通過持續穩步推進的市場戰略,截至2015年底,公司設計、在建及已取得并網許可的光伏電站總容量已達到547兆瓦左右。與此同時,隨著光伏組件價格逐步走低、毛利潤由此漸漸回升的態勢下,下游光伏電站的投資回報率將維持在較高的水平內。”

太陽能成替代能源可期

這些似乎還只是開始,除了上文提及的“十三五”為光伏業未來5年提供了“年新增光伏裝機容量平均20吉瓦,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25%”的保障外。根據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等機構聯合發布的《中國可再生能源發展路線圖2050年》的預測,到2020年、2030年和2050年,我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將分別達到100吉瓦、400吉瓦和1000吉瓦,在業界看來,屆時太陽能將從目前的補充能源過渡為替代能源,并逐步成為我國能源體系的主力能源之一。

在業界看來,我國光伏產業正呈現加速回暖態勢。國家能源局最新公布的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2016年第一季度,全國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714萬千瓦。累計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5031萬千瓦,同比增加52%,其中,光伏電站4329萬千瓦,分布式光伏703萬千瓦。

在行業整體向好的趨勢下,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則表示:“‘十三五’時期,我國光伏產業面臨著獨一無二的發展機遇,但同時也面臨著技術亟待創新驅動、產業升級轉型、投融資創新等多方面的挑戰,其中技術創新研發是其中最根本和最基本的任務。”

其實,為了搶抓“十三五”發展重大機遇,越來越多的企業希望進一步推動技術創新應用,從而有效降低光伏發電成本并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東方日升在報告中表示,繼太陽能電池五主柵技術、N型硅雙面工藝等取得階段性成果并應用于規模化生產之后,未來,公司研發團隊將針對背拋和單面制絨電池、黑硅電池和高效漿料量產、高效雙玻組件技術、水面漂浮光伏發電系統、背鈍化太陽能電池效率提升實驗技術、DC智能組件技術等多項重要技術展開研發工作。

除了總裝機的快速增長、技術創新迭代加速外,分布式光伏成為“十二五”期間光伏產業發展的一大亮點,也是未來光伏業發展的重要陣地和市場。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數據,2015年全國累計光伏裝機容量超過100萬千瓦的省區達11個,西部地區主要建設集中式地面電站,中東部地區主要建設分布式電站,江蘇、浙江、山東、安徽分布式電站規模已超過100萬千瓦。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