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造紙術中“活化石” 安慶官莊桑皮紙

時間:2016-04-2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官莊書畫紙”,因其以桑樹皮為原料,又稱桑皮紙。一張紙,全憑手藝人一雙眼的觀察和一雙手,簾床入水、水量多少……都在手工藝人的掌控中。

造紙師傅講抄好的紙揭下來

“官莊書畫紙”,因其以桑樹皮為原料,又稱桑皮紙。一張紙,全憑手藝人一雙眼的觀察和一雙手,簾床入水、水量多少……都在手工藝人的掌控中。桑皮紙起源于漢代,古代又稱漢皮紙。其柔韌度、抗拉力、抗褪色及防蟲效果,相對普通紙張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深受書畫名家喜愛,其手工制作技藝被譽為造紙術的“活化石”。在潛山與岳西一帶,至今還在延續千年的民間手工造紙。初春時節,記者從潛山縣城出發,沿崎嶇陡峭的山路前去官莊鎮壇畈村探訪桑皮紙制作工藝。在這里有一位名叫劉同煙的守望者,不甘祖輩傳下的手藝在自己手里失傳,在多變的時代,堅守著深山里的一“紙”工藝。

一張桑皮紙觀歷史變遷

劉同煙,中等的個頭,滿面紅光,臉上寫著山里人的淳樸。在他的帶領下,記者參觀了他難得一見的造紙作坊。作坊乍一看過去,不過是農家別院,可走進去一股千年沉淀的古韻泉涌而至。作坊里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長方形的水槽內是調好的紙漿,兩名造紙師傅用一塊細密微孔的木板在水槽里輕巧而熟練地上下各抄一次,一張紙張就生成了。劉同煙在一旁當起了“導游”,向記者說起了桑皮紙的“前世今生”。

“剛抄出來的紙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紙,瀝干水后,還要晾干,這僅僅只是工序的一個部分而已。桑皮紙整個制作過程要經過收桑樹皮、剝桑樹皮、浸泡、蒸煮、抄紙等20多道工序。”劉同煙娓娓道來。

“在這個生產車間生產三種紙張,上等桑皮紙作為書畫和典籍用紙;只要物件不太大,一般都可用中等質量的桑皮紙來包裝;粗制的桑皮紙則常常用于糊天窗或制皮靴的輔料等。每一種紙張都是采用純手工的傳統工藝制作。桑皮紙因為受到制作工藝口授相傳影響,多以家庭式手工作坊的形式進行生產,從剝桑樹皮到出成品紙,前后約需3個月時間,所以規模較小,產量不多。最為高級的一刀紙,百張價值在千元以上。”

秉承祖訓苦守古法造紙

在參觀曬紙車間時,劉同煙向記者展示了撕紙的本領。“熟能生巧罷了,”劉同煙邊說邊先撕出好幾個角,然后就像疊衣服一樣,一層層地把濕紙拿起來,用刷子讓紙“服服帖帖”地粘在90℃的烘干墻上。“傳統手法要求用刷子把這些很薄的皮紙迅速碼平,不然容易起皺。”

這時,劉同煙一邊麻利地把一堆烘干了的紙送到一旁,一邊用“火眼金睛”檢驗紙張,把有破損、有瑕疵的紙扔在一旁。在車間的另一頭,最后一道工序裁紙也在進行著。如此,歷經20多道工序,桑皮紙就新鮮“出爐”了。

劉同煙介紹:“當年我們壇畈村近一半的勞力都在從事桑皮紙的生產加工,整個官莊鎮達1500余人,共有180張槽,200多人常年在外推銷,年產值500多萬元。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商品經濟興起,人們的價值觀發生轉變,手工造紙的經濟收入大大減少,村里大部分人轉做他行,從事傳統桑皮紙生產的民間作坊越來越少,掰指頭都能數過來。”

然而無論世事變遷,半個世紀以來,劉同煙一直默默地秉承祖訓,堅守著桑皮紙的制作工藝。

一手技藝現文明傳承

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撐著劉同煙在傳統造紙制作這條路上走了大半輩子?劉同煙告訴記者,他們家祖輩都以傳統造紙為生,他從小耳濡目染,跟隨長輩學習制作造紙原料,十幾歲開始學習抄紙、焙紙等關鍵技術,20歲開始挑大梁,開辦造紙作坊,一開始傳統工藝作坊所帶來的利潤還是相當可觀的。好景不長,進入上世紀90年代,傳統手工造紙受到機械化生產的嚴峻挑戰,很多造紙作坊倒閉改行。劉同煙因只懂得造紙這行,也干不了其它行業,只能苦守。他也不想老祖宗傳下來的手藝就在他的手中失傳。這一守就是大半輩子。

直到2004年6月,從北京那邊傳來消息,故宮多年來在全國尋訪,最終選定官莊桑皮紙作為倦勤齋通景畫修復襯紙。在專家指導下,劉同煙對祖傳的手藝精益求精,親自操刀,歷經兩年,將500刀桑皮紙分兩批交付故宮。劉同煙也因這一“紙”工藝,成為遠近聞名的人物。隨著知名度的不斷提升,劉同煙接到的訂單逐漸增多,并帶動了壇畈村附近4戶桑皮紙作坊的生產,形成了上下游產業鏈,世界各國專家紛紛慕名前來考察。

目前,劉同煙雇傭了三四個造紙師傅在作坊里勞作。有訂單他們每天一大早就要開始勞作,一天下來至少要工作十二三個小時。劉同煙說:“這種傳統工藝耗時長,花精力,耗人力,所以很多年輕人都不愿意干這種活,希望老手藝能代代相傳下去。”

記者了解到,這幾年隨著各級相關部門的重視和非遺保護工作的深入,越來越多人了解了桑皮紙。2008年,“潛山桑皮紙”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劉同煙被確定為省級非遺項目首批傳承人。2013年,劉同煙被評為國家非遺傳承人,2014年5月獲國家知識產權局兩項實用新型專利。為了讓參觀的人們了解手工造紙的過程,劉同煙還開辦了桑皮紙制作技藝的傳習所。在他傳承下,目前他的妻子和侄兒也掌握了桑皮紙制作的技藝,還有20多名學藝的徒弟成為了縣級傳承人。

更多資訊,請關注造紙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