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我國光伏業正面臨獨一無二的轉型發展機遇

時間:2016-04-28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出臺了《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及若干配套措施。在政策暖風下,我國光伏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十二五”期間,光伏發電已成為我國能源發展一大亮點。

2015年,我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達到世界第一,成為名副其實的光伏大國,但是電站質量、系統優化、大量棄光等問題一直未能有效解決。在“十三五”的開局之年,光伏產業如何抓住機遇轉型升級,成為光伏強國備受關注。

在26日召開的新華網主辦的“2016中國光伏領袖高峰論壇”上,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表示,中國光伏產業面臨的機遇,可能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機遇。我們既有完整的全球第一的制造產業,又有全球最大的光伏應用市場,全世界能把這兩點結合在一起的就是中國。如果“十三五”抓不住這個機遇,那是我們的失誤,只有創新驅動,產業升級,降低成本,降低價格,才能大規模應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出臺了《關于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及若干配套措施。在政策暖風下,我國光伏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十二五”期間,光伏發電已成為我國能源發展一大亮點。截至2015年底,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達到約43吉瓦,成為全球第一。

梁志鵬介紹說,“十二五”時期,我國光伏產業取得的成績體現為三個方面:一是光伏制造產業繼續保持全球競爭優勢,占到全世界總產量、市場總需求70%;二是國家啟動了國內光伏應用市場;三是國家建立了支持光伏產業的政策體系,這個政策體系雖然還有缺憾,但已經是世界上最好的政策體系之一。

在此良好的基礎上,我國光伏產業迎來了推進經濟轉型、能源轉型、體制創新、技術開放的“十三五”時期。未來5年將獲多重政策支持,迎來高速增長期。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表示,“十三五”時期,中國每年將新增15吉瓦到20吉瓦的光伏發電,繼續保持全球最強勁增長。

數據也印證了這一觀點,2016年第一季度,全國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714萬千瓦。累計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5031萬千瓦,同比增加52%,其中,光伏電站4329萬千瓦,分布式光伏703萬千瓦。

“我們相信光伏產業持續向好發展是長期的趨勢,隨著新的能源革命,人類社會正向全新的形式過渡。光伏市場擴大的趨勢將會進一步延續下去。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近年出現較大幅度的增長,就是有力的佐證。”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說。

當然,未來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今年一季度全國棄光限電約19億千瓦時,其中,甘肅棄光限電8.4億千瓦時,棄光率39%;新疆(含兵團)棄光限電7.6億千瓦時,棄光率52%。與此同時,補貼問題正在制約產業發展,土地使用、土地稅的問題逐步顯現。上游制造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突出,技術創新、技術投入不足,關鍵技術設備差距明顯,以及標準化工作滯后于產業發展等等。

解決棄光問題,關鍵是要將電站“東移”,靠近電力負荷中心。“我們都希望把光伏發電轉移到東部,在這些地區實現更大發展。但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土地問題,其次是能否為光伏產業提供更有利的市場條件。”梁志鵬希望,更多的分布式光伏能夠得到應用,并能直接與用戶進行交易。通過電力改革,在輸電價格方面給予分布式光伏有更優惠的條件,使得東部、中部地區分布式光伏獲得更大的發展。

在國家的推動下,企業戰略的調整下,已經出現了積極變化。2016年一季度,華北、華東、華中和南方地區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均超過100萬千瓦。華北、華東、華中和南方累計光伏發電裝機總計達2560萬千瓦,已超過西北地區的2364萬千瓦。

蘇美達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曉江一直致力于東部市場的開發,他告訴記者,光伏電站在補貼越少的地方發展,越有利于市場的發展,在東部地區建站可以降低國家補貼缺口的壓力。

“可再生能源基金收入遠跟不上補貼資金需求,補貼資金缺口將越來越大。”國家發改委價格司電價處負責人侯守禮透露,將考慮價格政策銜接、項目建設時期不同等實際因素,初步考慮制定差異化光伏發電補貼標準。并伴隨產業技術進步,逐步下調光伏發電補貼水平,直至取消補貼。

不過,光伏成本的下降最終還要依靠技術創新。“現在光伏的應用規模已經擴大,我們擔心發展五年以后,我們會喪失在技術方面的競爭優勢,那就白干了。”梁志鵬表示,技術進步、產業升級,是“十三五”時期光伏產業發展最根本的任務。“今年將繼續加大光伏領跑者基地規模,啟動五個基地,為先進的光伏技術、先進產品提供豐沛的市場支持。”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