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廣東省節能監察中心計劃,有關部門將于3-4月份期間分城市對重點耗電行業企業進行電機能效提升專項培訓,如東莞的造紙、塑料行業企業,惠州的石油化工企業等。
電機能效提升補貼包括高效電機更換和電機系統改造,高效電機在廣東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不過在中山市采訪了解到,雖然近年來對高效電機的補貼力度不斷增強,但是在節能服務企業業務中,電機仍然只占一小部分,接下來打開電機節能市場還有不少困難。
有節能工程師分析稱,一直以來電機節能一直沒有政策引導,市場份額很小,這次通過節能補貼推動電機能效提升,將引導節能市場向電機業務傾斜。根據行業計算,節能補貼一般占節能量的30%-50%,這對節能企業是一筆重要的資金,直接影響到下一步節能投資方向。業內已有傳聞,今年節能補貼資金將大幅向電機能效提升領域傾斜,勢必轉變節能市場的風向。
從2010年開始,中央財政不斷增加高效電機的補貼資金,2011年高效電機補貼標準同比2010年上浮1倍之多,2012年中央再度安排16億元支持推廣高效電機。工信部發布的《電機能效提升計劃(2013-2015年)》顯示,到2015年全國累計要推廣高效電機1.7億千瓦,實施電機系統節能技改1億千瓦。
高效電機的補貼和推廣任務持續增大,主要原因是電機節能的重要意義。中國標準化研究院高級工程師趙躍進表示,只要工業電機效率提高1%,就可以實現年節電量260億千瓦時,電機系統效率提高5%-8%,可以實現年節電1300億-2300億千瓦時。據了解,高效電機比普通電機效率要高5%-10%,按此計算,在全國推廣高效電機后可以每年可節省電量一兩千億度,相當于幾個發電站的發電量了。
據相關人士表示,節能企業要介入電機領域,需要配置新的電力工程師,經過學習培訓和經驗積累,出效果大概要到年底,投資回報期過長可能會影響到節能企業的發展,這也是企業需要面對的問題。對于節能服務企業而言,最大的問題卻是電機市場開拓困難,主要原因是高效電機價格過高。
更多資訊請關注電機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