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騙補”風波后 新能源汽車政策該何去何從?

時間:2016-04-1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騙補風波之后,中國新能源汽車政策需要自上而下的反思,找到“騙補”的根源在哪里并制定相應的對策,不要再出現悖論式錯誤以及政策與市場脫節的現象。

集政策寵愛于一身的新能源汽車,經歷了2015年的爆發式增長之后,迎來補貼政策新的轉向。我國現行的中央新能源補貼政策是2015年4月發布的《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在經歷了新能源汽車“騙補”時間爆發之后,新能源汽車方案的調整勢在必行。由于中央新能源補貼政策遲遲不出臺,地方也在等待中央政策的落地,目前新能源汽車銷售受到很大影響。騙補風波之后,中國新能源汽車政策需要自上而下的反思,找到“騙補”的根源在哪里并制定相應的對策,不要再出現悖論式錯誤以及政策與市場脫節的現象。

癥結在哪里?

“能騙補的車設計都比較簡單,只是進行簡單的改裝,地盤、車身基本都沒動,只是把動力系統改成電池系統,這樣的車開發費用不高,技術非常簡單。”王秉剛表示,這種造車方式造出的汽車能獲得補貼并在社會上運行,暴露出制度設計上還不夠完善。

國家雖然大力補貼新能源汽車產業,但補貼卻沒有很嚴格的產品參數,質量檢驗等補貼標準區分,只要是“電動汽車”,在生產、銷售等環節采取一刀切的補貼,正是這種一刀切的補貼使得真正刻苦攻堅,研發創新的企業“吃了虧”,卻肥了鉆了空子的車企。

為了完成新能源汽車推廣的目標和任務,相關部門在政策的制定過程中不夠謹慎。

一個較大的隱患便是在補貼申請時和發放后,缺乏監管。主要表現為,有些企業實車的技術參數與公告標準嚴重不相符,照樣也能拿到補貼;企業是否用于專門的項目、如何使用都沒有相應的監管制度來監督管理;而管理部門如何處罰企業,如何回收補貼資金,也沒有明確規定。

更多資訊請關注汽車制造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