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能源和電力需求增長的驅動下,世界電網經歷了從傳統電網到現代電網,從孤立城市電網到跨區、跨國大型互聯電網的跨越發展,進入以堅強智能電網為標志的新階段。未來,堅強智能電網將向全球廣泛互聯方向加快發展,為世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安全、更經濟、更清潔、可持續的能源。
發展理念:現代電網兼具“堅強”與“智能”
中國是智能電網發展較早的國家之一,結合能源資源布局特點和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需求,在實施“一特四大”戰略(即加快特高壓電網建設,促進大煤電、大水電、大核電、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集約開發)的基礎上,提出了堅強智能電網的發展理念。
堅強智能電網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各級電網協調發展,涵蓋電源接入、輸電、變電、配電、用電和調度各個環節,集成現代通信信息技術、自動控制技術、決策支持技術與先進電力技術,具有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特征,是能夠顯著提高電力系統安全可靠性和運行效率的新型現代化電網。
“堅強”與“智能”是現代電網發展的基本要求。“網架堅強”是基礎,是大范圍資源配置能力和安全可靠電力供應能力的保障;“泛在智能”是關鍵,是指各項智能技術廣泛應用在電力系統各個環節,全方位提高電網的適應性、可控性和安全性。現代電網發展必須堅持“堅強”與“智能”并重,缺一不可。
隨著“兩個替代”的加快推進,清潔能源利用規模越來越大,電能在終端能源需求中的比重越來越高,電網配置能源資源的效益更加顯著,將進一步促進全球范圍內電網向互聯互通邁進,逐步實現電網全球互聯、清潔能源全球配置,形成全球互聯的堅強智能電網。
內在需求:全球能源互聯需要更聰明的電網
智能電網是世界電網發展的重要方向。大規模新能源的并網需要堅強智能電網作為可靠依托,可再生能源的波動性間歇性等不確定性因素對電力系統的穩定性提出了挑戰,通過發展智能電網,運用先進的自動化技術、協調控制技術和儲能技術能夠實現對包括風能太陽能在內的各類能源資源的準確預測和合理控制改善。智能電網集成了現代智能技術、信息網絡技術、先進輸電技術、新能源接入技術,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和適應性,能夠滿足間歇性清潔能源、分布式電源的靈活接入,實現電動汽車、智能電器等即插即用,滿足智能互動等多元化、個性化服務需求。
全球能源互聯網是堅強智能電網發展的高級階段,核心是以清潔能源為主導,以特高壓電網為骨干網架,各國各洲電網廣泛互聯,能源資源全球配置,各級電網協調發展,各類電源和用戶靈活接入的堅強智能電網。在全球范圍看,全球能源互聯網將由跨國跨洲骨干網架和涵蓋各國各電壓等級電網(輸電網、配電網)的國家泛在智能電網構成,連接“一極一道”和各洲大型能源基地,適應各種分布式電源接入需要,能夠將風能、太陽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輸送到各類用戶,是服務范圍廣、配置能力強、安全可靠性高、綠色低碳的全球能源配置平臺。
智能電網可支撐大規模清潔能源發展、適應多樣用戶需求、實現故障自愈、提高運行經濟性等顯著優勢,為全球能源互聯網的智能化發展奠定了基礎。如:配電自動化30秒內實現故障隔離;需求響應高峰負荷削減率達到15%;智能電網示范區供電可靠率高達99.999%。
隨著特高壓輸電、各種智能化等先進技術的全面推廣應用,全球能源互聯網遠超出了傳統意義上的電能輸送載體的范疇,它更是一個功能強大的資源配置、市場交易、產業帶動和公共服務的平臺。通過這個平臺,能夠將煤炭、水能、風能、太陽能、核能、生物質能、潮汐能等一次能源轉換為電能,實現多能互補、協調開發、合理利用;能夠連接大型能源基地和負荷中心,實現電力遠距離、大規模、高效率輸送,在更大范圍內優化能源配置;能夠與互聯網、物聯網、智能移動終端等相互融合,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服務智能家居、智能社區、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發展。可以說,全球能源互聯網將是未來重要的能源和服務樞紐。
未來發展:占領核心技術創新研發制高點
目前,國家電網公司已建成包括智能變電站、智能充換電網絡、智能用電采集系統、多端柔性直流等一批先進的智能電網創新工程,其中建成66~750千伏智能變電站2286座、電動汽車充換電站1500余座、充電樁3萬個,安裝智能電表超過3.1億只,電網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此外,積極推進智能電網創新示范工程建設,開展新能源協調控制、海上風電并網檢測、大容量儲能等研究,攻關智能電網前沿技術。2015年,國家電網公司累計建成投運智能電網試點項目342項。
未來,國家電網公司將繼續推進智能電網創新示范工程。加快新能源開發、分布式電源應用、便捷用電、電動汽車基礎設施、支撐智慧城市、電網智能化等6類41項智能電網創新示范工程建設,推出一批國際領先的智能電網精品工程和亮點工程。此外,將持續開展最新前沿技術攻關。加快研究新能源協調控制、海上風電并網檢測、大容量儲能、輸配電智能化等技術,著重解決新能源并網技術難題,將智能電網與“互聯網+”相銜接,加快推進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在電網中的應用,依托國家863計劃、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等,在多類型能源聯合運行、分布式發電及微電網接入控制、電動汽車智能充放儲、綜合集成等領域開展研究與實踐,形成了一批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自主知識產權和一批具有應用前景的先進適用技術。
美國:“立體”式智能電網
美國的智能電網又稱統一智能電網,是指將基于分散的智能電網結合成全國性的網絡體系,主要包括:實現美國電力網格的智能化,解決分布式能源體系的需要,以長短途、高低壓的智能網絡聯接客戶電源,實現可再生能源的優化輸配。
德國:“互動”式智能電網
德國智能電網是把所有能源產生的電量,都放在一張電網上進行傳輸,最大的特點是應用了大量的IT技術,使其更像一張互聯網。德國不斷加大智能電網和儲能技術的創新和發展,并以現代信息和通訊手段,將智能電網和儲能技術應用于大量的微電網、節能建筑等多種分布式能源示范項目。
丹麥:用戶自主管理能源消費
丹麥政府在2013年就已經啟動了新的智能電網戰略,由此推進消費者自主管理能源消費的步伐。該戰略將綜合推行以小時計數的新型電表,采取多階電價和建立數據中心等措施,以此鼓勵廣大消費者在電價較低時用電。
韓國:鼓勵民間創新智能電網技術
韓國智能電網協會發起一項國家計劃,鼓勵和支持符合國際標準的智能電網專利發展。該協會鼓勵、支持申請國際專利的公司、大學和研究機構,并主持開發未來可轉化為專利的技術和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