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階段是搖擺不定階段(2006以前)
這一階段,各國對新能源汽車動力源沒有決定,重心放在了氫燃料電池,只有日本一直投入較大(這也是目前日本新能源汽車發展得最好的主要原因)。美國:不積極發展純電動,重心放在在氫燃料電池;日本:一直在投入,以氫動力投入較多;歐盟:重心放在在生物燃料與氫燃料電池;中國:處于摸索、定義階段。
第二階段是大力扶持發展階段(2007-2011)
各國確定新能源汽車戰略,并以鋰電池為主,加大研發、基礎設施投入,給予消費補貼,具有極其重要性,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美國購買EV可享受所得稅優惠,最高額度為7500美元,到2025年,每個汽車制造商至少每年出售15.4%的零排放車輛。日本購車者可享受免除多種稅負優惠,到2020年,EV將在整體乘用車的銷售比例中應占到50%。法國購買EV可以獲得最高5000歐元的補貼。德國降低EV用車費用。英國購買EV可以獲得2000-5000英鎊獎勵。中國以BEV為主,購買可以最高獲得6萬元的補貼。
第三階段是繼續扶持、逐漸進入收獲階段(2012至今)
各國維持新能源汽車戰略,仍然以鋰電池為主,維持消費補貼,加大對汽車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力度。美國等國家規定每個汽車制造商至少每年出售一定零排放車輛,否則要繳納碳稅。TESLA等企業開始實現盈利。中國加大投入。全球新能源汽車將逐步進入收獲期。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