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惠文科正忙著為公司的一款護理機器人招募體驗者,這款機器人能幫助長期臥床患者解決令他們頭疼的如廁問題。招募啟事發布后的兩周內,他已經接到了不少咨詢試用的電話。
惠文科供職于美的安川服務機器人公司(下稱服務機器人公司),是這款護理機器人的產品經理。他所在的服務機器人公司由美的集團與日本安川電機(中國)合資成立,3月1日剛開始對外運營。正在招募試用者的護理機器人,有可能成為這家公司推出的第一款產品。
去年8月,美的與安川宣布在機器人領域展開合作,美的為中國三大家電企業之一,它的合作伙伴安川則是全球出貨量最大的工業機器人生產商,總銷量已超過30萬臺。
美的與安川設立了服務機器人公司、安川美的工業機器人公司(下稱工業機器人公司)兩家合資企業,投資額分別為2億元。服務機器人和工業機器人的應用場景有很大區別,前者服務于醫療、教育等行業,而后者則用于工廠的生產線。
在大半年的準備期后,兩家合資公司的員工已陸續到位。他們的辦公地點設在廣東順德的美的創新中心4號樓,緊鄰的3號樓則是正在建設中的機器人廠房。
“美的主要承擔服務機器人公司的運營和市場工作,技術工作則由安川負責。”美的集團機器人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甄少強告訴記者,他同時兼任服務機器人公司的董事長。
招募服務機器人的試用者,為改善產品性能提供依據,是美的負責的工作之一。甄少強稱,服務機器人公司開拓的重點市場是康復及養老助殘領域,但國內對護理機器人的認知度并不高,因此合資公司會考慮先從醫院打開市場。在此之前,這些舶來品首先需進行臨床試驗并申請認證。
在3月舉行的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AWE展)上,美的展出了合資公司的數款服務機器人,其功能分別為肢體康復、協助老年人如廁以及導購導覽。在服務機器人公司的產品體系中,除了導購、導覽機器人由美的提供外,其余產品均為安川此前所研發。
在雙方談判階段,盡管美的對開拓服務機器人市場頗感興趣,并希望得到安川的技術支持,但安川對服務機器人方面的合作卻頗有顧慮。在過去近十年,安川一直在研發和推廣康復及醫療機器人產品,但其在日本市場的發展并不如預期。安川認為,即使在中國,此類產品也不會在短期內出現爆發。
最終,安川與美的選擇了折衷的解決方式。由原來成立一家合資公司改為兩家,分別定位于服務機器人和工業機器人的開發。服務機器人公司由美的控股60.1%,安川則持有工業機器人公司51%股份。股權的差別,也意味著這兩大業務分別由兩家公司主導。
IHS工業自動化組高級分析師周萬木表示,工業機器人是相對成熟的領域,安川在此方面的投資有望很快見效,與之相比,服務機器人的前景并不十分明朗。他分析稱,安川決定對服務機器人公司進行適量的投資,是在押注中國市場可能帶來的意外驚喜。
2014年下半年,安川與美的開始就機器人領域的深度合作展開談判。安川的初衷是開拓中國家電行業的工業機器人應用市場,而理想方式之一就是物色家電生產公司作為合作伙伴。在雙方溝通合作事宜之前,安川就已經是美的的工業機器人供應商。
對于安川而言,中國是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工業機器人市場,占其總銷量的約20%。去年,安川在中國的銷量達到近7000臺,增幅超過15%。其為今年定下的數字是8000臺,而這一目標能否達成,取決于安川的工業機器人能否在更多行業得到應用。
2013年,安川在中國設立了日本本土之外的首家機器人制造基地,也是從這一年開始,中國連續多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消費國。
這家位于江蘇常州的安川機器人工廠,主要面向汽車行業生產20種機器人機型,目前的產量為每月500臺。不過,這一數量并不能完全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仍有部分機器人需要從日本進口。
安川在中國機器人行業的歷史可追溯到1996年。其與首鋼集團成立了合資企業安川首鋼機器人公司,面向汽車行業提供自動化生產線。這家公司將安川的工業機器人搭配在自動化生產線中,打包銷售至汽車工廠。在機器人行業,這一身份被稱為系統集成商。
汽車行業是工業機器人目前最為重要的應用領域,安川在中國的機器人銷量中,約一半來自于該領域,而其中絕大部分由安川首鋼經手。不過工業機器人應用的重心被認為正逐步由汽車行業過渡至除汽車以外的一般行業,而家電3C將是其中最有份量的市場。
不過,家電3C領域目前所使用的機器人數量還十分有限。
工業機器人公司董事長、安川(中國)機器人事業部的部長西川淸吾告訴記者,即使在一些日本知名的家電及3C企業,自動化水平也遠遜于汽車行業,除了潔凈液晶面板生產過程外,其他工序都很少使用工業機器人。隨著當地人工成本上升,這些企業不得不把許多自動化程度不高的工廠搬遷到勞動力低廉的中國等地區。
諸多原因決定了家電行業相較汽車行業更低的自動化水平:比如家電生產所需加工的材料相比汽車更為復雜,前者的用材十分多樣且造型非標準化,而后者主要使用標準化程度較高的鋼材。此外,家電3C產品更新換代的頻率相較汽車行業更快,如果使用自動化生產線,產線迭代所帶來的成本壓力會很大。
提供自動化率也是美的所面臨的問題。其家用空調板塊擁有美的集團自動化程度最高的工廠,盡管其機器人總量在去年達到了562臺,不過平均自動化率僅為16.9%。這一數字雖然在家電行業名列前茅,但與汽車工廠80%以上的平均水平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這也決定了美的與安川合作的可能。
在體量巨大的家電制造領域,機器人應用剛開始啟動,通過與美的合作,安川有機會更快地開發適合這一領域應用的產品,從而迅速占領市場。
由安川主導的工業機器人業務目前則處于前期研發階段。安川已經派出了工程師對美的工廠的生產線進行分析,研究如何利用機器人幫助產線完成自動化。在經過這一被稱為“工廠診斷”的程序后,才能進一步判斷哪些機器人產品會擁有家電及3C行業的市場空間。這項診斷正在美的的空調、廚房電器等多個工廠同步進行,不過安川方面并未透露具體的工序改造案例。
西川淸吾告訴記者,合資公司目前已經得到了來自美的的新訂單。這也契合安川設立合資公司的目的:在美的未來采購機器人的決策過程中,安川有可能獲得比其他廠商更大的優勢。
在安川和美的看來,如果工業機器人公司能夠大幅提高工廠的生產效率,未來其成為格力、海爾等家電企業的供應商,也并非沒有可能。
工業機器人公司的首要任務就是爭取在成立的第一年取得盈利。“中國現在有很多機器人公司,大家看上去都過得不錯,但如果沒有來自政府的補貼,其中不少企業并非真正盈利。”西川淸吾表示。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