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二:化石能源主導地位會被挑戰嗎?
石油的疲軟,讓不少新能源的“擁躉”既看到了機遇,也感受到了風險。加上全球對碳排放、綠色經濟和清潔能源的集體重視,人們不禁提問,各國政府為了實現它們所設定的氣候變化目標,會不會越來越快地轉而使用可再生能源和其他能源渠道,比如電動汽車或太陽能等?
事情可能沒那么容易。
西班牙《起義報》刊文稱,盡管很多新能源的地位正在不斷鞏固,但石油的王者地位仍未被撼動,目前石油占全球能源結構的1/3,其經濟地位毋庸置疑。“如果確實存在其他可替代的能源,又為何如此強調石油的作用?問題根結在于,目前全世界的能源消耗中僅有10%左右用于發電,其余90%都是用來運輸。而由于現代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只生產電力,因此還很難解決運輸能源問題。”
該媒體分析,以風能為例,和太陽能一樣都屬于基本的可再生能源。按照專家的計算,如果想讓風力發電徹底取代化石或核能發電,則必須將風力發電的生產能力提高到現在的50到100倍。即便如此,解決的問題也只是電力供給問題。如果主要目標是解決各個領域的化石能源供給問題,那么需要提高的幅度可能是無法實現的。其他如太陽能,2010年太陽能發電量占全球消費電量的比例僅為2.8%。年均不到20000兆瓦的發電量必須實現奇跡般的翻倍增長。寄希望于核能更是一種幻想,在實際擁有100座核電站之前,世界上的鈾儲量可能早已用完。
此外,石油價格的暴跌也會嚴重影響到替代能源的盈利能力。這也會影響到能源的轉型以及新型能源的競爭力。
“替代能源占領市場還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從目前看還不能說‘石油美元’時代很快就會過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世界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魏民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分析稱,未來國際上貨幣的多元化、能源的多元化會是必然的發展方向;但至少從目前看,全球還在大量地開采油田、新建儲備庫,美國也還在努力搶回原先的市場。
據報道,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近日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到2030年將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消費組合的占比提高一倍至36%,可為全球經濟每年節省多達4.2萬億美元。該組織認為,如果將可再生能源消費的當前占比提高一倍,可幫助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即確保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的升幅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
“從長期看,能源結構的轉型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人類對能源的利用必然朝著清潔化、高密度轉型。當然,這個轉型的過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黃曉勇指出,統計顯示,可再生能源發電占全球發電量的比重,從2009年的18%上升到了2014年的22.4%。雖然新能源發展增速較快,但它占總的能源供給和消費比重仍然有限。他表示,未來能源供給結構調整的進程,不僅取決于資源稟賦、能源的相對價格和能源投資,更取決于能源技術的革命。
問題三:全球能源格局會走向何方?
新秩序似乎正在混沌中誕生。
“如今能源世界被一分為二:一個涵蓋再生能源、客戶服務的新能源世界,以及一個包含水電、煤電、氣電與核電的舊能源世界。”世界能源委員會秘書長克里斯托弗·弗雷近日撰文稱。
無論如何,全球正處于朝著可持續能源發展的道路上是個基本事實。但新、舊兩個能源世界目前依舊是缺一不可。
天然氣在能源格局中越發被重視就是對此的說明。由于現在可再生能源和核能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發展起來,而人們又希望減少煤炭和石油的使用,這就讓天然氣這種“21世紀的環境友好型能源”看上去像是處于中間位置的過渡帶。
“人們對天然氣抱有很高的期待。”日本《經濟學人》周刊刊文稱,自美國的頁巖氣革命以來,傳統的天然氣外,致密砂巖氣、煤層氣、頁巖氣的低成本開采也越來越容易,美國由此成為全球天然氣儲量第一大國。但是天然氣與石油這樣的液體燃料不同,貯藏和運輸起來都不方便。
“這也使得目前全球天然氣并未形成一個統一的市場。”黃曉勇稱,全球天然氣市場主要有北美、歐洲和東北亞三大區域市場,三者之間定價機制差異顯著,不同市場的競爭和替代關系并不明顯。
能源格局的轉型調整,對全球經濟、地緣政治、生態、社會都無疑會帶來深刻變化,石油時代形成的地緣政治格局將發生深刻調整,這已經是遠比多哈會議能否達成“凍產”協議更值得全球各國政策制定者思考的問題。
比如,英國《金融時報》就注意到,中國和印度有可能成為更加重要的石油凈進口國。在未來20年里,全球石油需求的增加,很可能有60%是來自這兩個國家。從這個角度推斷,中東所代表的地緣利益對于美國來說可能會大大縮小,而對于中國和印度來說卻會大幅上升。這在地緣政治上的影響可能非常深遠。
當然,能源格局的調整對全球財富的分配也將產生顯著影響。“當前國際油價下跌本質上就是一種財富的國際轉移,即從石油出口國向石油進口國轉移一部分經濟利益。未來新能源的大規模發展過程中,技術和資金實力強的大國有望主導這些產業的發展,并進行大量的技術和資本輸出,獲得相應的收益。而原來高度依靠能源資源出口的發展中國家,可能會因為資源等初級產品價格長期低迷而進一步相對貧困化。從這個角度看,新能源的發展可能加劇全球財富分配的不公。”黃曉勇分析。
這一局能源游戲會徹底“洗牌”嗎?或許,這要看發展中國家的動作有多快、眼光有多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