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石油公司凈利潤大幅下降的背后

時間:2016-03-2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上周,中國石油和中國海油發布2015年業績報告,兩家公司的凈利潤由于受油價暴跌影響,同比降幅均接近七成,其中中國石油降66%,中國海油降66.4%。這或許是2008年后,中國石油企業面臨的最差時候。

上周,中國石油和中國海油發布2015年業績報告,兩家公司的凈利潤由于受油價暴跌影響,同比降幅均接近七成,其中中國石油降66%,中國海油降66.4%。這或許是2008年后,中國石油企業面臨的最差時候。

中國石油在年報中表示,利潤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原油價格下跌近半以及國內成品油、天然氣價格連續下調。與中國石化不同,中國石油和中國海油上游勘探業務占比較大,特別是中國海油,上游勘探業務占據其絕大部分業務,因此國際油價的持續下跌,深度影響到兩家石油公司。

兩家石油公司的表現,在某種程度上優于市場預期。2015年國際原油價格與2014年相比已經腰斬,外界曾預測兩家石油公司的凈利潤降幅將會很難看。

顯然,兩家石油公司采取了各種措施應對油價大幅下挫帶來的壓力。2015年,中國石油6年來首次下調原油產量,天然氣產量雖然小幅增加,但油氣整體產量依然同比下降1.0%,上游勘探與生產業務實現經營利潤339.61億元,不到2014年的兩成。

中國海油稱,得益于降本增效,公司桶油成本同比下降5.9%,為39.82美元/桶油當量,實現連續兩年下降。但即便如此,與當下徘徊在40美元/桶以下的國際油價相比,中國海油依然面臨“面粉貴過面包”的困境。

石油公司們紛紛關停低效的油井,比如中國石化的勝利油田關停了一些成本偏高的油井,中國石油的遼河油田調低產量。這些都是石油公司為了應對低油價,采取的自救措施,釋放的也是正常的行業調整信號,通過淘汰低效產能,提高整體產出效率。

2016年,中國石油和中國海油將繼續壓縮原油的生產規模,并縮減各項支出,其中中國海油將在有新項目投產的基礎上,下調原油產量。

中國石油的年報顯示,2016年公司原油生產規模將有所收縮,幅度達到-4.86%,天然氣產量和原油加工量有小幅上升。資本性支出將繼續壓縮,2014年、2015年公司資本性支出分別為2917.29億元和2022.38億元,2016年預計支出為1920億元。

中國海油的年報顯示,2015年有7個新項目投產,當年實現油氣凈產量達495.7百萬桶油當量,同比增長14.6%。而2016年雖然有4個新項目投產,卻仍然將產量目標調低為470百萬-485百萬桶油當量。在資本支出上,2015年,公司資本支出為665億元,同比2014年下降37.9%,2016年的資本支出將控制在600億元。

與國際石油公司可以通過裁員等方式應對難關不同,受到眾所周知的因素影響,國內的石油公司很難通過裁員的方式縮減成本,特別是對于上游勘探開發占比較大的企業,面臨較高的人工成本,但這個痼疾短時間內很難通過有效途徑化解。

與此同時,受到一些產油國不愿意下調產量,下游需求增速放緩等因素影響,國際油價短時間內或很難出現大幅逆轉,而中國的石油企業經過近幾年的調整后,能夠尋找到的降本增效空間也越來越少,一些歷史性的負擔將會日趨顯現,亟待找到妥善方式,化解上述負擔,但這些似乎也不是短時間內能夠解決的問題,更現實的途徑是調整生產結構。

當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低位徘徊時,加工原油自然而然地成了比采油更賺錢的買賣,也成為石油公司們為應對危機不約而同的選擇。2015年中國石油煉油和化工板塊實現盈利,中國海油也在通過收購、合資等方式布局下游。

由于對下游布局需要一定時間周期,加之國內煉油產能也已出現一定程度的過剩,因此石油公司對下游的布局或許很難在短時間內彌補上游勘探開采板塊面臨的經營壓力,但可以預期的是,經過這一場國際油價的波動,石油企業們將更加關注產業鏈的多元化,增強應對風險的能力。

不只是中國的石油公司看到了下游的潛力,國際石油巨頭也看上了中國巨大的下游市場。

上周,伴隨著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6年年會、博鰲論壇的召開,一批跨國石油公司的老總們來到中國,中國三大石油公司無一例外成為他們拜訪的對象。這些石油巨頭紛紛表示,要與中國的幾家石油公司合作。其中沙特阿美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明確表示,希望能夠和中國的石油企業在下游領域開展更多的合作。

雖然中國的成品油和化工品市場也出現同步萎縮,卻依然是國際石油巨頭們看好的最具潛力的市場之一,中國的原油和天然氣大量依賴進口,中國的原油和天然氣消費量依然位居世界前列。

在這個時候,如何與國際石油巨頭合作,獲得長遠發展的動力,而不是暫時渡過難關的能力,或許更值得國內的石油企業去思考。

更多資訊請關注石化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