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大力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遇到了不少難題。隨著霧霾加重等一系列環境問題的出現,相關部門積極采取措施,欲從根本上改變環境污染現狀。近幾年,國家頻出政策,鼓勵推動新能源發展,以此改善能源結構。盡管我國在能源可持續發展方面仍面臨諸多挑戰,但筆者對于國家相關部門的積極舉措還是給予贊揚。
據悉,我國的能源消費結構中,各大清潔能源消費占比僅有17.9%,這對于能源可持續發展來說是十分不足的。目前,影響我國新能源可持續發展主要面臨三大問題。首先是我國用電需求增長放緩,導致消納市場總量不足,其次是是電源結構不合理,影響系統調節能力。最后是電網發展滯后,新能源送出和跨省跨區消納受限。國家能源局針對這些問題,進一步采取行動。
針對去年“三北”地區風電棄風限電等問題,國家能源局于3月17日發布《關于做好2016年度風電消納工作有關要求的通知》。據統計,去年“三北”地區棄風電量達到339億千瓦時。全國風電平均年利用小時數下降到1728小時,比2014年下降165小時。從電力供需形勢和電力運行現狀看,“三北”地區風電消納形勢依然嚴峻。國家能源局與相關省份能源部門協同勢在力行,攻克風電肖娜難關。把工作重心從風電的開發建設轉移到風電的高效利用上來,多措并舉拓展風電消納途徑。國家能源局將以甘肅作為解決棄風限電問題的試點省,力爭基本解決甘肅省棄風限電問題。
通知之后,國家能源局還頒布相關政策方案作為行動指南。3月21日,國家能源局發布《2016年全國風電開發建設方案》,該方案明確提出,今年全國風電開發建設總規模將達3038萬千瓦。同時,國家能源局因地制宜,根據去年吉林、黑龍江、內蒙古、甘肅、寧夏、新疆等省份棄風限電情況,暫時不安排新增項目建設規模。對于其他相關省市地區,要求當地發展改革委和能源局加強組織協調管理,認真落實風電項目建設條件。同時,各電網公司要積極配合做好配套電網建設工作,確保風電項目建設與配套電網同步投產和運行。
在通知和方案齊下的情況下,國家能源局馬不停蹄召開相關論壇會議。3月21日,國家能源局攜手亞洲開發銀行在北京召開第九屆亞洲太陽能論壇(ASEF2016)。此次論壇上,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親自介紹了我國目前清潔能源發展現狀,并且提出相關數據作為參考,強調在“一帶一路”戰略推進中,中國將把能源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重點內容,充分發揮本區域太陽能資源的優勢。中國作為最大的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愿與各國加強合作,加快推動清潔低碳能源發展,共同完成新一輪能源變革。
看到能源局局長的表態,筆者對于我國改善能源結構的信心增強不少。恕筆者淺見,以往對于國家頒布政策的認識只在于文字層面。近年來,國家的執行力不斷加強,讓筆者對于相關部門“紙上談兵”的形象大有改觀。在節能減排方面,國家的確做出了不少成績。環境保護是人們關注話題,國家能源局從改善能源結構出發,緊抓根本,政策舉措雙管齊下。不緊緊在于履行2015《巴黎協議》為世界環境做貢獻,更在于改善人們生存環境,提高生活質量,如此一舉兩得,筆者忍不住為國家能源局點贊。
不過,有些問題筆者不得不談,我國在開發和利用能源方面存在諸多“不良習慣”,能源利用低、浪費嚴重,對于利用過后的廢渣沒有完善處理,造成二次污染等一系列問題亟待解決。目前,我國的能源發展正步入新常態,能源結構優化步伐加快,更應該注重提高能源利用率。在加速能源結構調整的同時,大力發展清潔能源以及積極開發可再生能源,從而推動中國走上能源強國之路,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