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光伏十三五:中國光伏該如何“領跑”全球?

時間:2016-03-2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當前,煤炭在中國能源消費中仍占到64%,水電、風電、太陽能、核電和天然氣等僅占17.9%,正是發展清潔能源、優化能源結構的大好時機。

中國國家能源局和亞洲開發銀行聯合主辦的第九屆亞洲太陽能論壇在北京開幕。在論壇上,國家能源局局長努爾˙白克力表示,作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中國愿意加快推動清潔低碳能源的發展。“十三五”時期,中國每年將新增1500萬~2000萬千瓦的光伏發電,繼續保持為全球最強勁增長的光伏市場。

據介紹,中國政府制定的“十三五”規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也明確了“推進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術創新、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的能源發展戰略總思路。

當前,煤炭在中國能源消費中仍占到64%,水電、風電、太陽能、核電和天然氣等僅占17.9%,正是發展清潔能源、優化能源結構的大好時機。

中國作為最大的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在轉變能源發展方式方面,既有自身必須轉變的內在要求,也有融入全球能源變革的外在環境需要。我們愿與各國加強合作,加快推動清潔低碳能源發展,共同完成新一輪能源變革。

2015年國內裝機超1500萬千瓦

據了解,近年來,中國積極推動能源轉型發展,2014年,習近平主席提出推動中國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的戰略構想,其基本內容可以概括為“四個革命,一個合作”,一是推動能源消費革命,抑制不合理的能源消費;二是推動能源供給革命,建立多元共贏體系;三是推動能源技術革命,帶動產業升級;四是推動能源體制革命,打通能源發展的快車道。“一個合作”就是加強全方位國際合作,實現開放條件下的能源安全。

中國已牢固樹立了清潔能源發展理念,要在實現化石能源清潔化發展的同時,大力推動非化石能源的規模化發展。中國政府確立的目標是: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達到15%左右,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達到20%,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60%~65%,2030年前后碳平凡達到峰值,并力爭盡早達到峰值。這是中國政府做出的應對氣候變化承諾。我們將加快調整能源發展方式,確保這一目標實現。

光伏是太陽能發電系統的簡稱,其將太陽能輻射轉換為電能進行供電,以并網式發電為主。在包括風電、核能、生物質能等眾多新能源中,因太陽能更易于獲得,因而新能源行業中光伏行業也更具發展潛力。能源需求的爆發式增長也促成中國步入加快發展清潔能源并對能源結構優化調整的時期。能源局相關數據顯示,自2013年起,中國的新增光伏裝機容量連續3年每年超過1000萬千瓦,去年更是超過1500萬千瓦。截至2015年底,中國光伏的累計裝機容量達到4300萬kW,超越德國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光伏市場。有關數據還顯示,2015年,我國光伏相關行業投資約1000億元,同比增長近40%。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發布的報告預計,2016年,我國新增光伏裝機容量將可望達到2000萬千瓦以上。“預計到2020年全球光伏規模在450GW~600GW,到2030年的時候要達到1000GW~1500GW。中國光伏發電的前景將是非常好的。”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說。

梁志鵬還表示,目前需要進入光伏發電成本快速下降的時期。去年下半年開始組織的太陽能的熱發電示范項目最近將準備公布,規模在1GW左右。

“領跑者”光伏發展排頭兵

隨著我國能源需求不斷擴大,能源問題的日益凸顯,大力發展新能源已成為21世紀全球經濟發展的制高點,無論從我國能源安全供應、環境安全保障、地區經濟發展,還是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內在要求出發,都應全力擁抱能源革命,加快推進光伏等新能源產業發展。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領跑者”計劃成為2015年國內光伏界無可爭議的主角。

所謂光伏“領跑者”計劃就是國家能源局2015年推出的一種促進先進光伏技術產品應用和產業升級的光伏扶持專項計劃,旨在鼓勵能效光伏“領跑者”產品的技術研發和推廣。為響應國家能源局的光伏“領跑者”計劃,國內各光伏廠家都在積極完善自身技術,以期達到領跑者標準。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勃華表示,“領跑者”計劃自發布以來,與工信部《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緊密結合,引導行業從同質化競爭向注重高效產品轉變,對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加快產業升級步伐起到了引領作用。

隆基股份董事長鐘寶申也表示,自國家推出“領跑者”計劃以來,對推動整個光伏行業的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時,鐘寶申還建議,希望領跑者基地的區域能夠陸續擴大范圍,讓“領跑者”企業的產業也同步擴大使用范圍,同時也要給出時間節點,比如在“領跑者”計劃實施3年后,應該把“領跑者”的標準轉變為行業的準入門檻,從而通過標準不斷升級來推動整個行業的進步。

雖然2015年只有大同采煤沉陷區1GW“領跑者基地”獲批,但是隨著大同、濟寧、包頭、陽泉等地紛紛申報建設“領跑者”基地,基地擴容的趨勢已經十分明顯。

無獨有偶,此前,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也曾強調,“十三五”光伏行業的一個重要使命是實現產業升級。“我們現在已經在嘗試做的,就是加大光伏“領跑者示范基地”的建設規模。”“2015年我們已經啟動了大同這個100萬千瓦的光伏“領跑者示范基地”,后面還要啟動好幾個,到2016年我希望光伏領跑者示范基地規模達到300萬千瓦以上,甚至更大一些。”

據了解,企業加入“光伏領跑者”其實得不到任何資金上的補貼,但加入計劃本身對企業提升自身的品牌效應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此外,就整個光伏產業而言,隨著一些“領跑企業”成為業內標桿,將帶動產業內的其他企業提升產品質量和轉換效率,從而推動整個行業的良性競爭與發展。

隆基股份總裁李振國表示,國家能源局推出這個“領跑者”計劃使中國的制造業向高端發展,從目前的情況看,全國有20%左右的產能可以滿足“領跑者”計劃的要求,如果“領跑者”在未來能進一步提高要求,會促進中國光伏行業整體水平的發展,進而與世界接軌,甚至會超越全球的光伏制造水平。

“‘領跑者’計劃除了對行業走向高技術、高品質以及對技術進一步促進有重要作用,也是淘汰落后產能的有效方式。”樂葉光伏代理執行董事李文學表示。

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常務副秘書長史利民表示,“領跑者”計劃促進了整個產業的轉型升級,引導了整個產業普通電池高效化,高效電池產業化,推動了整個產業的技術進步。計劃推出以來,隨著多個基地的規劃和建設,確實提升了一線光伏企業的高效組件和電池的產能,拉動了產量,也間接促進了產業的技術進步轉型升級,促進了技術的快速發展,促進整個光伏行業又好又快發展。

“領跑者”計劃該如何持續發力?對此,李振國表示,光伏技術的發展是與時俱進的,也希望“領跑者”計劃的指標能夠與時俱進。

李文學則認為,目前,地方上只有寧夏出臺了標要求,其他地方也應該出臺一些政策和國家呼應起來,從國家層面再從地方層面推動使用高效的產品,逐步淘汰落后的產品。

史利民也表示,目前要加大產業轉型的力度,現在還有很多低品質的組件在充斥市場,而我們很多高效的產品都銷往了海外市場,只有進一步擴大“領跑者”計劃,才能把更好更優質的產品留在國內,提升國內電站質量,當前“領跑者”示范基地的規模還不足以支撐先進光伏產能的大規模釋放,建議加大“領跑者”計劃的實施力度,促進產業的進一步轉型升級。

同時,史利民還建議,希望“領跑者”計劃示范基地能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廣,同時,對實施“領跑者”計劃效果較好的制造端和電站企業予以重點的政策和電站指標配額支持,制定財稅、金融的扶持政策。另外,在光伏扶貧項目中更應該保證電站質量,引入“領跑者”計劃中的一些指標的約束和規范,更好地促進光伏扶貧項目高質量的完成。

對于2016年光伏“領跑者”計劃的實施,梁志鵬表示新一批的“光伏領跑者”基地項目可望近期推出,項目數約為4~5個。

技術升級帶動海外建廠

在第九屆亞洲太陽能論壇上,努爾˙白克力就當前我國能源發展現狀及發展前景提出三方面的建議。第一,全球能源變革需要全世界各國共同行動。第二,亞洲地區的太陽能產業定大有作為。第三,中國愿加強與亞洲各國在太陽能領域的務實合作。

努爾白克力表示,面對當今世界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資源的快速對接,嚴峻的環境污染和全球氣候變化,尋求可持續的能源方式已是擺在全世界人民的重大問題。進入新時期以來,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的新能源技術逐步開始規模化發展,全球正在興起新一輪能源變革。亞洲作為目前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也是占全球新能源需求規模最大的地區,在當今和今后的一個時期,亞洲約占全球新增能源的45%。近3年來,在全球光伏發電新增裝機中亞洲占了50%以上,亞洲地區是規模制造最大的地區,太陽能產品制造居世界首位,多金硅產業約占全球的65%,光伏產量占全球的95%,光伏組件總量占全球的92%。

從目前發展趨勢看,太陽能是具有潛力的新能源發展技術,在全球能源增長放緩的情況下,光伏發電增幅趨穩,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亞洲各國如果抓住全球新一輪能源轉型的機遇,在新能源各領域、各環節建立起類似光伏產業的優勢,不僅將實現本區域能源轉型的跨越式發展,而且可以把清潔能源打造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的新生力量。亞洲將是新一輪能源轉型中最重要的地區,走一條新型的可持續發展道路亞洲地區必須有所作為,而且也可以完全做到大有作為。因此,亞洲各國能源密切關聯,既面臨很多共同問題,也有很強的突破。中國將在“一帶一路”戰略推進中,將能源作為重點,特別是把本區域太陽能優勢發揮好,實現共同發展。

近年來,在中國眾多清潔能源利用方式中,太陽能特別是光伏發電快速發展,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光伏市場,同時已形成多元化格局。在“十三五”時期,繼續保持全球最強勁增長的光伏市場。中國愿與各國分享太陽能產業發展的經驗,加快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為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提供能源保障。

中國在光伏制造和開發利用方面具備較豐富的經驗,產品性價比高,工程建設能力強,可以與有關國家在投資、裝備、工程等方面開展全面合作,我們將積極支持相關產業走出去發展,優化產業布局,在更多的地區建立光伏制造體系。

亞洲各國多數是發展中國家,普遍缺乏建設資金,中國愿與亞洲各國政府和企業一道,加強與亞洲開發銀行合作,充分利用各種金融平臺,創新投融資模式,實現產業、金融一體化發展,協同建設具有技術和市場優勢的亞洲太陽能產業體系,使亞洲太陽能走在全球的前列。

對此,梁志鵬表示,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下一步還將推動光伏設備的海外制造,并以此推進中國新能源制造的全球化發展。“今后不止是中國制造,還要到海外制造,到其他國家布局,特別是在其他亞洲國家應有更多布局。”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