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隨著全國兩會的召開,國家一系列經濟發展的最新政策規劃相繼推出,尤其是“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中的100個大項目,其中涉及科技、裝備制造、農業、環保、交通、能源、教育等領域。各行各業,想必已是滿心期待。在100個大項目,涉及到工程機械領域的相關行業的有農用機械、工業機器人、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公路、鐵路、機場、港口、水利建設、管道等建設。這無疑對長期處于寒冬期的工程機械行業來說,將成為行業復蘇的助推力。
以下是小編整理了涉及到工程機械行業領域的項目:
1、建設500個全程機械化示范縣,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0%左右。
2、大力發展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手術機器人和軍用機器人。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各領域商用。
3、開發適應各種耕作條件的先進農機產品。
4、高速鐵路營業里程達到3萬公里,覆蓋80%以上的大城市。
5、加快推進國家高速公路網建設。新建改建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約3萬公里。
6、建設川藏鐵路等沿邊鐵路。
7、建成北京新機場。新增民用運輸機場50個以上。
8、大力推進上海、天津、大連、廈門等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提高港口智能化水平。
9、建設城市群交通圈。
10、新增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約3000公里。
11、開工建設常規水電6000萬千瓦。
12、建設水電基地和大型煤電基地外送電通道。
13、建設引黃入冀補淀、引江濟淮、引漢濟渭、滇中引水、引大濟湟、引綽濟遼等多項重大引調水工程。推進南水北調東中線后續工程建設。
14、建設西藏拉洛、浙江朱溪、福建霍口、黑龍江奮斗、湖南莽山、云南阿崗等大型水庫。
15、建設西江大藤峽、淮河出山店、新疆阿爾塔什等流域控制性樞紐工程。
16、建設地下管廊。
17、實施特殊類型地區發展重大工程。
18、改造建設百萬公里農村公路。
目前,工程機械企業契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導向,向外延擴展行業鏈條。農業機械的發展對于工程機械行業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分支。工程機械市場長期處于低迷期,很多企業采取措施跨界轉型,發展多產業鏈對抗平衡市場風險,目前中聯重科、柳工等工程機械企業已涉足農機,并取得了顯著成效。
工業機器人,則是工程機械行業領域又一個新項目。三一重機在生產流水線中曾采用焊接工業機器人,一個焊接機器人的效率大約相當于四五個焊工,大大提升了效率;山河智能參股公司山河科技也已經展開無人機駕駛培訓的招生工作;廈工在2015年BICES展上,大秀“無人機械舞”引來大眾關注;小松采用無人機指導自動駕駛挖掘機;卡特彼勒前段時間宣布與無人機公司REDBIRD合作。這些企業的頻頻動作告訴我們,工程機械企業也開始發力工業機器人、無人機領域,也表明了工程機械轉型的新方向。
立足工程機械的根本,“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中中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更是工程機械密切關注的重點。眾所周知,基建對于工程機械行業發展的帶動力量是巨大的。“十三五”時期國家都將對鐵路建設保持高位推進,在規劃中,中國鐵路除了花大力氣完成“四縱四橫”的高鐵網外,還將向西部傾斜發展改革的天平。給工程機械市場帶來好消息的不只鐵路基建行業,水利建設行業也同樣傳來喜訊,水庫、引水工程、水電基地建設等也將是“十三五”期間的重點工程。同時,伴隨水利基建項目一同西遷的還有能源開發等項目。
專業人士認為,工程機械行業回暖還需要一段時間,有觀點認為是長時間底部盤整,也用觀點指出行業目前只是遇到一個轉折點,很快就會恢復之前的繁榮,呈現V型反轉之勢。無論觀點異同,市場總會行走在客觀規律的框架之下,相信在“十三五”規劃以及早先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的推動下,工程機械行業將重新楊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