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最新數據,2016年1月份我國多晶硅進口量再創歷史新高,達到12388噸,環比增加18.6%。
這主要仍是由于從韓國和臺灣進口多晶硅量維持高位所致:第一,韓國進口量連續兩月創新高,1月份創新高達到5897噸,環比增加11.5%,占當月總進口量的47.6%,依舊保持最大進口來源地,較排名第二的德國進口量高出70.1%,甚至超過往年單月各國進口總量,傾銷程度與日俱增。第二,1月份從臺灣進口多晶硅1358噸,占總進口量的11.0%,連續超過半年位居我國第三大進口地區。正是由于通過臺灣進口規避“雙反”征稅的方式已經逐漸成為主流,所以即便美國進口量大幅減少,自美國和臺灣進口量之和也在1500-2000噸/月左右,與美國未減少之前無異,故臺灣轉口量維持高位同樣是導致多晶硅進口居高不下的又一主要因素。
據分國別進口數據顯示:1月份總進口量為12388噸,同比增加18.6%,其中自韓國、美國、德國、臺灣四個地區共進口多晶硅11412噸,占總進口量的92.1%。其中從韓國進口量為5897噸,占總進口量的47.6%;從美國進口量為690噸,占總進口量的5.6%;從德國進口量為3467噸,占總進口量的28.0%;從臺灣進口量為1358噸,占總進口量的11%;其他地區進口量為975噸,占總量的7.9%。
目前,1月份多晶硅進口均價微幅回升至16.04美元/千克,環比增幅為4.3%,主要是由于1月份從美國進口多晶硅大幅增加105%到43.67美元/千克,創歷史新高,分析主要是受制于“雙反”懲罰性關稅的影響,從美國進口現貨訂單大量縮減,長單比例增加,導致從美國進口均價大幅飆升。而韓德進口價格均創新低:從韓國進口價格在連續9個月創新低之后,1月份繼續再創歷史新低到12.99美元/千克,同比下滑36.0%;德國也同樣創歷史新低至15.54美元/千克,同比下滑33.8%。
更多資訊請關注電力電子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