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政策法規 > 資訊詳情

《廣州制造2025戰略規劃》正式印發

時間:2016-03-0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2月29日,詳細勾勒廣州制造業發展藍圖及升級路徑的《廣州制造2025戰略規劃》(以下簡稱《戰略規劃》)正式印發。

2月29日,詳細勾勒廣州制造業發展藍圖及升級路徑的《廣州制造2025戰略規劃》(以下簡稱《戰略規劃》)正式印發。

《戰略規劃》提出,到2025年,廣州制造業整體素質大幅提升,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兩化融合邁上新臺階,質量效益名列國內前茅。擁有一批國際知名、國內領先的跨國公司和產業集群,在全球產業分工的地位顯著提升,產業鏈向附加值高的部分充分延伸。重點行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戰略規劃》提出,廣州制造將緊緊圍繞全國重要的高端裝備制造業創新基地、國家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務緊密結合的示范引領區、“一帶一路”戰略重要支點和開放高地三大發展定位。為此,廣州將重點發展智能裝備及機器人、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等十大重點領域。

十大重點發展領域2025年發展目標

航空與衛星應用總產值超1200億元

高端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總產值2000億元

產業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產業關鍵技術得到突破。

軌道交通總產值1600億元

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軌道交通裝備制造集成研發基地。

能源及環保裝備總產值3000億元

成為支撐廣州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

新材料與精細化工總產值6100億元

質量、品牌效益進一步提升,建成國內一流的新材料與精細化工產業基地。

新一代信息技術總產值8500億元

建立起完整的“終端設備設施-基礎網絡服務-信息應用服務”互聯網產業鏈,年均增速達到15%,建成極具影響力的國家級新一代信息產業基地。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總產值6500億元

新能源汽車年產量突破100萬輛,自主品牌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同國際先進水平接軌。

都市消費工業總產值3900億元

形成高端引領和創新示范作用的現代都市產業體系。

智能裝備及機器人總產值突破3000億元

建成珠三角乃至全國智能裝備關鍵設備、技術供應和研發創新中心。

生物醫藥與健康醫療總產值3000億元

建立完善的生物健康產業創新體系

路線圖

發力十大重點領域智能裝備產業唱主角

面對珠江西岸萬億裝備產業帶的強勁“對手”,《戰略規劃》中專門把智能裝備及機器人作為首要發展重點領域及方向。

《戰略規劃》提出,大力發展智能成套裝備、機器人、智能模塊及關鍵零部件和智能裝備系統集成,到2020年,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實現產值達到1300億元,2025年突破3000億元,建成珠三角乃至全國智能裝備關鍵設備、技術供應和研發創新中心。

事實上,除了智能制造倍受重視,在明確的發展目標及定位下,《戰略規劃》還提出要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新材料與精細化工、生物醫藥與健康醫療、能源及環保裝備、軌道交通、高端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航空與衛星應用、都市消費工業。

圍繞十大重點發展領域,《戰略規劃》還列出了十一項重點工程。其中,與智能制造、高端裝備產業相關的“任務”占了半壁江山。例如,第一項為高端裝備創新工程。到2025年,自主知識產權高端裝備全國市場占有率明顯提升,基礎配套能力顯著增強,重要領域裝備全國領先水平,部分裝備達到全球領先水平。還有包括打造制造業創新中心(先進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實施智能制造工程、工業強基工程、裝備走出去工程等等。

此外,《戰略規劃》還提出了實施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千企升級工程、制造業質量品牌提升工程、綠色制造工程、服務型制造工程、打造合作載體工程等等。

那么,如何保障廣州制造這個升級計劃的順利進行呢?《戰略規劃》中提出,在政策支持方面給予企業減輕稅費負擔、強化資金支持、強化用地支持等。同時,發揮廣州市工業轉型升級發展基金作用,創新支持方式,對系統集成等“輕資產”類項目加大支持力度。鼓勵金融機構對先進制造業項目優先給予信貸支持,通過資本市場、融資租賃、互聯網金融等方式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此外,還將支持先進制造業企業改制上市、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和廣州股權交易中心掛牌,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做大做強。

坐標系

打造廣東制造“最強大腦”和裝備“出海口”

《戰略規劃》提出,廣州制造將緊緊圍繞全國重要的高端裝備制造業創新基地、國家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務緊密結合的示范引領區、“一帶一路”戰略重要支點和開放高地三大發展定位。

高端裝備制造業創新基地要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提高創新設計能力。

國家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務緊密結合的示范引領區要推進制造過程智能化,提升產品智能化水平,在汽車、電子、船舶等產業領域打造“智能制造智能服務”全產業鏈,培育一批國內國際知名的智能制造裝備集成商與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

要實現以上目標,《戰略規劃》中重點任務的第一項就是要提升制造業創新能力。要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制造業創新體系。以中國(廣州)智能裝備研究院、廣州中國科學院工業技術研究院、相關大學等組織和科研機構以及龍頭企業為載體。鼓勵企業設立研發中心、技術中心、工程實驗室等創新平臺。同時,提高企業創新設計能力,在智能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等優勢領域開展創新設計示范,培育專業化工業設計企業,鼓勵企業建立設計中心,支持創建國家工業設計中心。

此外,廣州還要打造“一帶一路”戰略重要支點和開放高地。《戰略規劃》提出,貫徹落實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等重大戰略部署,進一步擴大制造對外開放,積極參與和推動國際產能合作。實施裝備走出去工程,重點促進汽車、船舶、摩托車、海洋工程裝備、軌道交通裝備、智能裝備等領域的產品出口和國際產能合作,打造“一帶一路”戰略重要支點和開放高地。

時間表

短期目標:2020年

廣州將制造強市建設取得重要進展,信息技術對制造業發展的支撐能力大幅提升。建立起較為完善的制造業創新體系,掌握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技術創新處于國內領先,質量效益明顯提高。重點行業單位制造能耗、物耗、污染物排放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中期目標:2025年

制造業整體素質大幅提升,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兩化融合邁上新臺階,質量效益名列國內前茅。擁有一批國際知名、國內領先的跨國公司和產業集群,在全球產業分工的地位顯著提升,產業鏈向附加值高的部分充分延伸。重點行業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長期目標:2035年

制造強市更加鞏固,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具有一批擁有世界影響力的制造業門類,主要領域具有創新引領能力和明顯競爭優勢,逐步建立起全球領先的技術體系和產業體系。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