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 資訊詳情

工程與起重機械對東盟十國進出口概況

時間:2008-10-09

來源:中國傳動網

導語:近年中國積極發展與東盟十國經貿合作關系,在原來長期交往和傳統貿易基礎上,雙邊進出口貿易得到快速發展。同時在東盟十國經濟加速發展及重視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為中國工程與起重機械出口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近年來中國積極發展與東盟十國經貿合作關系,在原來長期交往和傳統貿易的基礎上,雙邊進出口貿易得到快速發展。同時在東盟十國經濟加速發展及重視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為中國工程與起重機械出口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根據海關編碼(148個)統計,中國工程與起重機械對東盟十國2007年出口14.59億美元、同比增長54.8%;進口1.6億美元、同比減少20.6%。2008年上半年出口11.33億美元、同比增長103.8%;進口9,020萬美元、同比增長31.3%。中國工程與起重機械對東盟十國進出口呈現快速發展態勢。 一、東盟十國市場是需要開拓的重要出口市場 東盟十國是中國工程與起重機械傳統出口市場,縱觀對東盟十國的出口發展歷程,1997年出口工程與起重機械1.56億美元,受到東南亞金融危機的影響,經過了幾年低迷徘徊階段后,開始了快速發展,到2007年出口14.59億美元,十年來增長了八倍多,保持穩定快速發展。2007年對東盟十國出口市場比重與北美、非洲和南美市場比重相近,均占10%左右。2008年上半年出口加速發展,東盟十國市場是中國工程與起重機械重要出口市場。
二、工程與起重機械出口商品 2007年對東盟十國出口工程與起重機械14.59億美元,包括各類商品如下: ——起重機械及零件出口3.64億美元、增長141.1%; ——工程機械零件出口114,618噸,2.58億美元、增長33%; ——傳輸機械出口2.36億美元、增長14%; ——礦石、水泥機械及零件出口1.87億美元、增長80%; ——挖掘機出口1,027臺,8,109萬美元、減少3.6%; ——特種工程機械(車、船)出口4,063輛、7,196萬美元、增長59.2%; ——鉆探掘進機械出口5,901萬美元、增長0.2%; ——叉車和堆垛機出口77,053臺,4,017萬美元、增長45.7%; ——裝載機出口1,177臺,3,695萬美元、增長82.6%; ——推土機出口442臺,3,510萬美元、增長313.7%; ——壓路機出口47,125臺,3,407萬美元、增長112.6%; ——汽車起重機和底盤出口228臺,3,300萬美元、增長242.5%; ——平地、鏟運機出口523臺,1,759萬美元、增長81.5%; ——風動工具及零件出口598萬美元、減少2.8%; ——攤鋪機出口41臺,116萬美元、增長318.1%。 在上述工程與起重機械出口商品中,2007年出口增長顯著的商品主要有集裝箱裝卸橋等商品:
三、工程與起重機械出口企業 2007年工程與起重機械對東盟十國出口經營企業3,653家、增長26.01%。588家三資企業出口6.59億美元、增長率45.22%;767家國有企業出口4.17億美元、增長率45.24%;2,165家私營企業出口3.54億美元、增長87.92%;集體企業出口較少。 傳輸機械出口前三位的企業是:通力電梯有限公司、蘇州迅達電梯有限公司和西子奧的斯電梯有限公司。 裝載機出口前三位的企業是: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常林股份有限公司和徐州工程機械集團進出口公司。 特種工程機械(車、船)出口前三位的企業是:內蒙古北方重型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重汽集團濟南港華進出口有限公司和廣西重凌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 礦石、水泥機械出口前三位的企業是:江蘇恒遠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佛山市摩德娜機械有限公司和普茲邁斯特機械(上海)有限公司。 汽車起重機出口前三位的企業是:徐州工程機械集團進出口公司、湖南中聯國際貿易有限責任公司和江蘇蘇美達成套設備工程有限公司。 叉車和堆垛機出口前三位的企業是:上海力至優叉車制造有限公司、林德(中國)叉車有限公司和諾爾起重設備(中國)有限公司。 推土機出口前三位的企業是:山東山推工程機械進出口有限公司、國華國際工程承包公司和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 平地、鏟運機出口前三位的企業是:卡特彼勒路面機械(徐州)有限公司、常林股份有限公司和徐州工程機械集團進出口公司。 壓路機出口前三位的企業是:英格索蘭(無錫)道路機械有限公司、寶馬格(中國)工程機械有限公司和青島金石通機械有限公司。 挖掘機出口前三位的企業是: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現代(江蘇)工程機械有限公司和斗山工程機械(中國)有限公司。 攤鋪機出口前三位的企業是: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維特根機械(廊坊)有限公司和上海新發展國際物流有限公司。 鉆探掘進機械出口前三位的企業是:寶峨(天津)機械工程有限公司、湖南山河智能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和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起重機械出口前三位的企業是:上海振華港口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機械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蘇江南起重運輸機械有限公司。 風動工具出口前三位的企業是:寧波櫻迅機械化工有限公司、寧波新邦工具有限公司和浙江乾大進出口有限公司。 其它商品由對外貿易公司經營出口為主。 2007年中國工程與起重機械對東盟十國出口以一般貿易方式為主,同時進料加工貿易、對外承包工程和邊境小額貿易也保持一定份額。2007年一般貿易項下出口9.07億美元、增長54.8%,占對其出口總額比重的62.17%;進料加工貿易出口3.89億美元、增長110.7%,占比26.67%;對外承包工程1.15億美元、增長33.5%,占比7.88%;邊境小額貿易出口0.19億美元、增長45.2%,占比1.3%。 四、從東盟十國進口工程與起重機械情況 中國從東盟國家1997年進口5,242萬美元工程與起重機械,發展到2007年的15,979萬美元,十年來增長了205%(詳見附表二)。2007年工程與起重機械零部件進口增長較快,整機進口下降較多。 2007年中國從東盟7個國家進口工程與起重機械按進口額排序如下: 越南9,644美元、減少96.4%; 新加坡9,330萬美元、減少23.1%; 馬來西亞4,476萬美元、減少21.2%; 印度尼西亞1,021萬美元、減少24.3%; 泰國765萬美元、增長33.9%; 緬甸582美元; 菲律賓386萬美元、增長9.2%。 五、開啟貿易與合作新時代 我國企業開拓東盟市場面臨更加有利的發展機遇。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是中國提出建立并開始談判的第一個自由貿易區,根據雙方簽署的協議,2005年7月1日起,中國與東盟全面啟動降稅進程,大幅降低關稅,并于2010年實現零關稅。中國與東盟的貨物貿易降稅計劃正式啟動后,這無疑將促使中國-東盟的雙邊貿易額進一步的增長,我國企業開拓東盟市場將面臨更加有利的發展機遇。 中國企業實力不斷增強為開拓東盟市場提供了現實可能性。中國工程與起重機械行業涌現出一批具有自主品牌、產品研發能力的生產制造企業。這些企業開發生產出具備一定技術含量和性價比優勢的產品,在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的同時,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創造出矚目成績。近年來在發展與東盟國家貿易與合作方面,更是具有天時、地利與人和的特殊優勢,貿易與合作必將出現全新的局面。 要重視做好市場開拓與維護工作。中國企業應當做好開拓東盟國家市場的部署,要考慮各個國家的文化差異性,因地制宜地開展產品推廣與宣傳工作。特別是在國際知名品牌掌控的市場,更要下工夫考慮推廣優質產品、經營知名品牌,逐步形成這一市場中國品牌號召力。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