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4年底,新疆火電、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分別達到3200萬千瓦、800萬千瓦、370萬千瓦。因此,建設準東-皖南工程,實施“疆電外送”,將有力地促進新疆能源基地集約化開發,推進火電、風電、太陽能發電聯合外送,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擴大新能源消納范圍,有力促進當地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由于準東地區煤炭資源品質優良、開發條件良好,適宜就地發電,預計到2020年,煤炭規劃產能可支撐外送煤電裝機規模4000萬千瓦。工程建成后,將有力推動準東煤電基地集約化開發建設和大規模電力外送,促進新疆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
近年來,我國東中部地區霧霾問題嚴重,能源環境矛盾日益突出。特別是華東地區人口稠密,一次能源資源匱乏,土地和環保空間嚴重受限。工程建成后,將有利于控制華東地區火電規模,有效減少霧霾、促進節能減排,推動能源環境協調發展。據估計,該工程可增加輸變電裝備制造業產值285億元,直接帶動電源等相關產業投資約1018億元,增加就業崗位2.8萬個,每年拉動GDP增長130億元。與此同時,該工程將帶動鋼鐵和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據了解,該工程將有400余公里過境陜西,目前,陜西煤電轉換以及相關產業已開始進行大規模動員,摩拳擦掌,計劃在這項動態總投資為407億元的工程中一展身手。
電力行業建設所用鋼材的品種和規格繁多,基本包括電廠建設用鋼及電網建設用鋼兩大類。鋼材品種既需要高壓鍋爐板、硅鋼片、鋼絞線等高附加值鋼材品種,也需要普碳線材、板材及型材。
有關部門建議,鑒于目前我國電網建設工程發展日新月異,不僅國家重點工程量已超出原規模,各省、直轄市、自治區電網改造以及農網改造等工程量的規模更是不可估計的。因此,鋼鐵企業除應對國家重點電網建設工程用鋼進行市場跟蹤調研外,還應對各省、直轄市、自治區電網建設和農網改造用鋼市場進行調研,以便及時了解其用鋼量的增長幅度及品種、規格情況。
陜西省金屬學會會長蔡頌堯對《中國冶金報》記者表示,鋼鐵行業應當把關注電力建設用鋼當作推進結構性改革、促進鋼鐵工業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的重要實踐步驟。隨著電力工業的發展,電網用鋼市場在數量、品種、規格、工藝等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譬如,在過去,電力鐵塔所用鋼材從材質上看多為普通鋼材,但近年來,由于其設計、施工所具有的行業性特點,造成其生產、制造、銷售等方面的特殊性,產需雙方需要就具體問題相互協商。
此外,隨著我國電能輸送量的提高,對電力輸送鐵塔的高度、強度等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H型鋼、冷彎型鋼、不等邊角鋼、鋼管等鋼材品種都是電力鐵塔用材。因此,生產企業一方面需要及時了解設計部門新塔形對鋼材品種、規格及材質方面的新要求,另一方面需要及時向設計部門推介其新產品。
更多資訊請關注冶金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