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看不懂!”就對了 沈陽機床正在顛覆自我(下)

時間:2016-02-2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上篇說到沈陽機床集團董事長關錫友頻頻出手,四處出擊,意欲用互聯網重組數控機床制造產業生態。

上篇說到沈陽機床集團董事長關錫友頻頻出手,四處出擊,意欲用互聯網重組數控機床制造產業生態。

但一個不可回避的問題是,如何盈利是一個企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否則從其量也只是曇花一現。現在看來,U2U開機付費模式沈陽機床給出的答案。

創造新的盈利模式

當下,平臺商業模式并不鮮見,每個企業似乎都想成為平臺,但卻鮮有成功者。原因在于,意圖打造平臺的企業并不能為平臺上的參與者帶來獨特的價值,平臺因此就沒有粘性。

而沈陽機床尤尼斯開展的U2U開機付費模式有點像當下的能源合同管理模式,都是后收費模式。但不同的是,能源合同管理模式主體一般是能源管理公司,且是在項目完成后階段性收費;而U2U模式的收費主題是所有的參與者,且是在機床開機狀態中動態獲得收益。

打個簡單的比方,我們在ipad上玩一個付費游戲時,收費的不僅僅是游戲整合的提供方,還包括游戲人員設計、配音、動作設計、場景搭配等等,簡而言之只要是在這個游戲里被選擇的都是獲益方。

此外,沈陽機床iSESOL云平臺的神奇之處在于,所有基于沈陽機床的硬件和軟件,商流、資金流和物流的交互都必須在這個平臺上實現,供需雙方繞不開它,整個生態都會建立在這種生產能力之上。在這個生態內,只要有一次互聯,就是一次抽傭,平臺運營者就能獲得豐厚的利潤。

因此需求者可以在這個云臺上主動尋找供給。任何人有一個漫無邊際的需求,就可以在平臺上面懸賞,而后會有若干設計師提供方案,最后由用戶可以選擇傾向的設計。當然供給者也可以在這個云臺上主動尋找需求。比如一個設計師有一個好設計,就可以放到平臺上展示,瀏覽者可以在線下單,當下單達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發起生產,這時生產力平臺開始運作。

供需匹配始于平臺,終于平臺。

如此藍圖畫卷的確讓人產生了巨大的想像空間,如何把大家都吸引到這個體系上來?如何公平分配參與者的利益分配其中關鍵的兩點。前者因為是一個新生事物,不僅要依靠沈陽機床在行業的影響力,還需要讓外界深信其未來空間巨大并能帶來足夠的利益,。而后者確實動態變化的過程,因為按照沈陽機床目前的計算方案,是按照你在機床價格中的比例來確定最終的紅利抽成。

我們知道,目前機床的銷售模式一般是合同簽訂之后付30%預付款,機床驗收之后再付60%,一年之后付剩下的10%。

數控機床的價格并不菲,從幾萬元到上千萬元都有之,但一般來說一臺普通的加工中心價位也會在幾十萬元左右,對于購買者而言,固有資產的占有量都是很大的一個數,這對用量最龐大的中小制造用戶而言,是一筆龐大的開支。

在機床行業之外比如說工程機械行業,產品價位也大抵相當,但各企業為了促成交易,紛紛以低首付甚至是“0”收費來促成交易的達成。但這是一個危險的鏈條,如果各環節之間運轉順利,自然皆大歡喜,只不過一旦風險來臨,則是一損俱損。在工程機械行業連續幾年地位運行的現在,“0”帶來的資金壓力讓各主機企業苦不堪言。

U2U開機付費模式讓用戶以低廉的成本先使用上沈陽機床的產品。然后根據開機的時間來動態完成后續的繳費。這可謂是一舉多得。首先他破解了用戶資金難的問題,其次也解決了后續收費的后顧之憂。開文提到的優尼斯(UNIS)融資租賃(上海)有限公司就是用來專門對接的金融模塊。

量是關鍵

如此,沈陽機床通過自身搭建的i5系統這個支點,可以通過最小的合力撬動社會資源,服務整個大市場。但一如所有的互聯網平臺服務一樣,要成功必須要有足夠的參與者,但吸引參與者加入的惟一條件就是平臺終端用戶數量的多少,這是一個因果循環的邏輯。

因此當聯網的機床不夠多時,生產能力按照上述方式調配不一定能釋放太大的紅利。但一旦量突破邊界后,產生出的溢出效益是邊際遞增的,甚至會呈現“乘數效應”。

以關錫友為首的沈陽機床高層顯然深知這一點,這正是互聯網商業模式“送終端,賣云端”的真諦。換句話說,為了獲得云臺上足夠的參與者(需求端用戶和供給端用戶),平臺企業會將終端以低價格、零價格(免費),甚至負價格(補貼)讓渡出去。

2015年,沈陽機床參加北京展銷會,關錫友做了一個瘋狂的決策———由客戶定價。員工們傻眼了,開始叨咕:“老大瘋了,100塊錢買10個我們也賣啊?”關錫友面不改色:“賣啊!”

一問一答之間,關錫友的“互聯網思維”顯露無疑。這樣的思路下,沈陽機床竭盡全力地出貨。據悉,2015年沈陽機床銷售出的i5機床已達到5000臺。而在沈陽機床內部,相對于售賣一臺機床,員工只要通過U2U模式出售一臺機床,獎勵是前者的4倍之多。不僅如此,沈陽機床還通過向各地政府推銷智能制造的方案實現出貨。

2015年6月3日,沈陽機床與江門市政府、恩平市政府在沈陽機床數控產業園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i5智能制造示范園區。也就是說,通過政府集采的形式實現出貨,沈陽機床能迅速地形成龐大的分布式生產力,加速“云制造”的進程。

2015年末2016年初,沈陽機床在深圳一下子簽出2個5000臺大訂單。這充分表明了東南沿海企業和政府對沈陽機床i5智能產品和他們的模式認可。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由于各供應商也是后收費的參與者,因此沈陽機床在制造過程中,不僅攤薄了制造成本,也讓供應商自覺提高了供應的質量。因為停機在影響自身利益的同時,也會在沈陽機床的采購平臺上留下不良的信譽記錄。

為了充分利用資源,在使用后(當機床達到報廢年限),沈陽機床又基于數據跟蹤,第一時間介入回收,不僅降低了客戶的使用成本,也增加了客戶的使用黏性。為此沈陽機床成立了一個“再制造事業部”,把從市場前端回收過來的舊機床,通過技術手段再次煥然一新。

舍我其誰

如此看來,這實在是一個大膽的嘗試。這并不是說之前沒人設想過,而是無人去執行。原因或許在于兩點:一是行業大佬內動力不足,因為目前的市場回報已經足夠豐富,可以輕松轉到利潤何苦再去冒險;二就是難度太大,涉及的面太廣,資源的協調和利益的分配這局棋不好下。

我們來看,因為在沈陽機床構想的商業模式關鍵一點是開機付費,因此這個體系產生利潤的載體就是機床,只有前期大量聯網機床保障平臺運營,因此機床工具行業企業有先天之利。

其次,就是智能型產品提供方,雖然相比于國際知名企業,沈陽機床i5產品在保有量上沒有優勢,但沈陽機床有本土化的優勢,在整合國內之源一款頗具優勢。

此外,我們知道數控系統是數控機床的核心所在,在智能制造時代,它就是機床的神經中樞,但無論是西門子還是發那科等國外的數控系統提供商,他們都是把集成的應用打包出售,其后續平臺并不對外開放,因此對應用企業而言,要二次開發并不容易。

而中國擁有眾多小微企業,他們是國家經濟發展活力最重要的一部分,過去江浙的“小狗經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他們的或許沒有固定的技術人員,沒有充足的前期資金,但他們卻創造除了品類繁多的商品。沈陽機床的i5機床設計以及優尼斯融資租賃公司的目標就是小微企業、產業工人。這種以短、頻、快節奏為特征的模式,在記者看來,就是在升級中國工業產業的根本,如此倒逼,從整體上調整中國制造業的產業結構,這將使中國制造的競爭優勢更加凸顯。

在傳統觀念中,制造業特別是傳統制造業要和互聯網接軌,無非就是把產品放到線上去賣。所以,在“互聯網+”時代,它們似乎不是主角。在國內輿論為制造業導入“工業4.0”概念之前,沈陽機床就已看清了未來,提前布局,在軟硬件上進行“云制造”的布局。

當下,汽車產業也有眾多跨界者介入,前不久有消息說蘋果也在意圖切入汽車制造,當然中國的樂視也在雄心勃勃押寶造車。

樂視超級汽車副總裁呂征宇曾強調,把產品生產出來并賣出去只是樂視造車計劃的一部分,“樂視真正要打造的是覆蓋產業鏈上下游,進行汽車全生命周期價值鏈挖掘的汽車生態系統,并全面對外開放。這里面包括資本、資源、研發、生產、銷售、充電、售后等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把價值鏈條上的每一個點都通過開放的方式放大,創造新的盈利模式。

因此記者相信,沈陽機床所引領的——可能不僅僅是一個新的商業模式,更是一個對傳統機床產業發展理念的顛覆和重造。

相關鏈接

沈陽機床2015年做了什么?

1月6日,沈陽機床優尼斯融資租賃(上海)有限公司落戶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主要開展機床設備供應商租賃、機床設備售后回租、與主營業務有關的商業保理等業務。同時,立足機床工具行業,以廠商租賃為核心業務模式,成為中國工業設備市場工業化和國際化的融資服務提供商。

1月17~18日,“改革——相信自己”。董事長關錫友發表了題為“創造未來”的主題演講。

4月20~25日,沈陽機床集團以強大陣容參加了北京國際機床展覽會。共推出包括i5智能機床、ASCA系列機床在內的15臺具有國際化水準的智能化、客戶化產品,全面展示了新技術、新理念、新服務、新模式。展會期間,頒布了發起成立中國制造2025智能工業創新聯盟、聯合成立創慧投資管理公司、智能云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戰略舉措。

7月2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2015年智能制造試點示范46個項目名單,沈陽機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申報的智能機床試點項目列入其中。

9月10日,智能云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領到營業執照,沈機集團業務體系中又增加了新的重要一員。智能云科的業務目標是以工業4.0和互聯網+理念為框架,以智能數控設備為基礎,以高端工業服務為途徑,構建分享型云制造服務平臺,建立為企業和個人提供一站式制造協同服務的新型制造生態體系。智能云科業務分為生產力協同制造、個性化云制造、平臺延伸三部分,將成為沈機集團智能制造戰略的排頭兵和實踐者。

11月25日,浙江潤盾汽配有限公司與沈陽機床達成總價值3500萬合同,其中包括搭建自動化生產線10條,每條線定制i5機床9臺和自動單元兩臺,單機17臺,共107臺設備訂單。面對國內機床行業持續低迷,沈陽機床i5產品成功實現“逆襲”,在全國普通機床總體下降60%情況下,i5智能機床增長近400%,2015年訂單突破5000臺。

2016年沈陽機床集團將聚焦改革,動組織、改機制、關注產品、關注市場;聚焦重組,兩條主線是原業務重組與新業務開拓;聚焦創新,一是定位,要打造獨特性;二是模式,要從買賣模式轉變為分享模式。

更多資訊請關注機床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