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長春新區設立 打造東北振興“新支點”

時間:2016-02-19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要把長春新區建成‘樣板區’!”吉林省委書記巴音朝魯在日前召開的一次全省范圍的大會上斬釘截鐵地說。就在此前的2月3日,繼大連金普新區、哈爾濱新區相繼設立后,國務院正式批復設立長春新區,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形成“三星”并舉之勢。

“要把長春新區建成‘樣板區’!”吉林省委書記巴音朝魯在日前召開的一次全省范圍的大會上斬釘截鐵地說。就在此前的2月3日,繼大連金普新區、哈爾濱新區相繼設立后,國務院正式批復設立長春新區,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形成“三星”并舉之勢。

記者連日來在素有“汽車城”之稱的吉林省長春市采訪發現,這里的干部群眾精神振奮,正在積極謀劃下一步的發展之路。位于東北地區中間位置的長春新區,將發揮其獨特的區位優勢和產業優勢,成為東北振興的“新支點”。

戰略“新支點”:連接南北貫通東西

在國務院批復中,長春新區范圍包括長春市朝陽區、寬城區、二道區、九臺區的部分區域,規劃面積約499平方公里。批復中特別強調,要把建設好長春新區作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舉措。

這是國家高瞻遠矚的戰略選擇。從東西看,長春向東是吉林市、琿春市,再向外延伸是俄羅斯、韓國、日本;向西是內蒙古,再向外延伸是蒙古國和俄羅斯,處在中蒙俄的東西大動脈上。

去年以來,伴隨著長春至琿春的“東北最美高鐵”以及途經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最后到達德國的中歐(長春—德國)國際鐵路貨運班列開通,長春已經成為東北內陸開放的新高地,對“一帶一路”中蒙俄經濟走廊的建設,極具帶動作用。長春新區的設立讓吉林人看到了一種新的可能:“一帶一路”可以帶動吉林省東連日本海、西進蒙古國,長吉圖完全可以成為東北亞圖們江區域新的經濟隆起地帶。

從南北看,長春向南是沈陽、大連,向北是哈爾濱、大慶,處在東北老工業城市的中軸線上。巴音朝魯表示,吉林省希望依托哈爾濱、長春等幾個東北大城市所形成的經濟走廊,在長春新區發展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等產業,構筑輻射東北的戰略新興產業發展軸。

省長蔣超良在今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以國家級長春新區獲批為契機,搞好哈長城市群、中部城市群、中部創新轉型核心區建設。

產業“新支點”:“四大基地”齊頭并進

據長春市有關負責人介紹,根據長春市在汽車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等方面的優勢,長春新區的規劃是打造“四大基地”。排在第一位的是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重點發展光電子、電子商務、文化創意等新興產業。排在第二位的是汽車、軌道交通、智能機器人等先進制造產業基地。第三是運輸、航空綜合服務業等臨空經濟產業基地。第四是健康養老產業基地。

記者在吉林省“十三五”規劃中看到,吉林省確定要重點打造國家級長春新區,用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構建產業發展、現代農業、內陸開放、新型城鎮化高地,推進工業向高端智能綠色轉型、農業向規模優質高效轉型、服務業向現代集聚協同轉型、城市向綠色智能人文轉型,培育汽車、農產品加工等萬億級產業集群,協同打造專用車、換熱器、紡織襪業等千億元級產業集群,形成新的增長極。

結構優化也是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長春市將把轄區內的高新北區、經開北區、蓮花山旅游度假區、九臺開發區等7個開發區整合起來,并以此為依托,著力推進長東北開放開發先導區建設,在產業結構優化上,以基地建設、產業布局為依托,著力打造汽車、軌道客車、玉米化工等十大產業園區,延長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

創新“新支點”:體制優化科技領航

針對長春市的創新發展,省委書記巴音朝魯這樣認為,長春作為吉林省中部創新轉型核心區,有基礎、有條件、有能力在創新發展上發揮核心帶動作用,要把創新作為發展的第一動力,進一步加強創新能力建設。

在國務院批復中,有這樣的語句:“堅決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努力把長春新區建設成為……體制機制改革先行區。”據悉,吉林省下一步將積極探索與現行體制協調、聯動、高效的新區管理方式,扎實穩妥推進長春新區建設發展。同時,推動新區探索實施“多規合一”,著力優化空間布局。

去年10月,我國第一顆自主研發的商用高分辨率遙感衛星“吉林一號”成功發射,相關的科研人員就來自長春。農業大省品嘗到了科技創新的甜頭。長春新區設立后,長春市將圍繞科技創新工作,重點打造光電子、新材料、生物醫藥、新能源和生態農業五大專業技術平臺。

與此同時,長春市還將著力搭建、完善新型的科技創新平臺。依托中俄科技園等科技資源優勢,建設協同創新平臺,并依托中科院長春應化所、光機所,以及吉林大學等科研院校優勢,加強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推動科研成果更快轉化為生產力。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