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當地時間20日上午,世界經濟論壇2016年年會(2016冬季達沃斯論壇)開幕。本屆年會主題為“掌控第四次工業革命”。分析人員認為,工業4.0時代已經開啟,模塊化將成產品主流形態。
與時俱進
“本次達沃斯論壇的召開,有望成為工業4.0和智能制造等概念股崛起的催化劑。”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楊德龍認為,我國現在處于經濟轉型的過程中,產業升級的需求巨大,傳統行業逐漸萎縮,而工業4.0和智能制造符合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也代表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方向。
業內人士指出,“工業4.0”是德國推出的概念,美國叫“工業互聯網”,我國叫“中國制造2025”,這三者本質內容是一致的,都指向一個核心,就是智能制造。
佳融分析人員表示,工業4.0本質是通過社會勞動的再分工實現又一輪生產力革命,將為再生產賦予新的內涵。所謂智能制造,體現著以電子信息技術為代表的工業3.0時代進入成熟階段后從量變到質變的轉型要求。大勢所趨,順者昌逆者亡。
勞動再分配
傳統意義上的再生產,有個別再生產和社會再生產之分。前者是單個生產者或生產單位的再生產。后者是由互相聯系、互相交錯、互為條件的各個生產單位的再生產的總和構成,包括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四個環節。它們在再生產過程中都有各自特有的機能。生產決定分配、交換和消費;分配、交換和消費又影響生產。
社會勞動根據社會各種需要按比例地進行分配,是實現社會再生產的條件。不過,馬克思說過:“按一定比例分配社會勞動的必要性,決不可能被社會生產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變的只是它的表現形式。”有學者指出,信息壁壘的徹底消失,激發了消費升級需求,也為制造業轉型提供了動力和條件。
佳融分析人員認為,工業4.0時代,將通過再分工打破企業個別再生產的局限,而更深刻更廣泛地融入社會再生產的各個環節。也就是說,生產企業在信息時代已經具備減少產能過剩、同質化、兼容差等負面因素的可能性,通過互聯、共享、融合等方式,有望實現全社會的勞動力以及資源的整體優化配置。這便要求生產企業進行再生產的過程中,必然要參與到分配、交換、消費等其他社會化再生產的環節,具體表現就是跨界建設關聯產業生態系統,最大程度提升市場敏感度及產品反應能力,以滿足個性化、多變的消費升級需求。
必然選擇
國務院于2015年5月8日由李克強總理簽批,公布了“中國制造2025”,這是是中國版的“工業4.0”規劃。以促進制造業創新發展為主題,以提質增效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為主線。美國人提出的工業互聯網,是指全球工業系統與高級計算、分析、感應技術以及互聯網連接融合的結果,結合軟件和大數據分析,重構全球工業,激發生產力。
業內人士表示,工業4.0時代,未來制造企業將不僅僅進行硬件的銷售,而是通過提供售后服務和其他后續服務,來獲取更多的附加價值,這就是軟性制造。而帶有“信息”功能的系統成為硬件產品新的核心,意味著個性化需求、批量定制生產將成為潮流。
佳融分析人員指出,要滿足個性化需求以及批量定制條件,通用標準下的模塊化設計成為必然選擇。主要功能部件均可拆裝、嵌入、組合,不僅利于消費升級,也符合工業4.0的生產特性。產品線的迅速反應能力,為定制化生產提供了可能性。生產線的集約優化,有助于實現全社會資源的整體配置,形成通用標準。
模塊化產品
通過模塊的組合配置,就可以推出不同產品滿足客戶的定制需求,還可以優化整個產品生命周期中的采購、物流、制造和服務資源調配。目前市面上新推出的某些產品,已經在向模塊化形態靠近。
小米和樂視的新款電視采用了分體式,暴風TV超體電視則直接采用模塊化設計,機頂盒部分可拆卸進行單獨升級。日前,海爾智慧模塊化電視LS55AL88U52,憑借智慧模塊升級等技術榮膺“2016年創新產品”。LS55AL88U52是海爾和阿里巴巴強強聯手推出的第二代電視產品,采用模塊化的設計理念,將影音處理等非常成熟的部分固化下來,把處理應用的硬件如CPU、GPU、引擎等植入可升級的模塊里,支持用戶個性化定制,包括尺寸、屏體、核心功能、配置、外觀、顏色等。用戶不用換整機,只要更換模塊就能實現軟硬件雙升級。
從設計理念上看,顯然模塊化更符合發展潮流。然而,科技生活在線注意到,海爾這款獲獎的模塊化電視被不少用戶吐槽,主要為品質問題,這表明仍處在工業3.0階段的今天,太多環節依然滯后,未必能充分發揮出模塊化產品的優越性,須待全產業生態環境的改善。事實上,工業4.0也有助于品控及標準化。
點評:有理由相信,進入工業4.0時代,小米模塊化電視的用戶,將可以選擇插用樂視的內容模塊組件。稱之為產業大同或許過于理想化,相互分享優勢資源應該是可以成立的說法。
更多資訊請關注運動控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