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成為全球最大 中國新能源汽車仍需腳踏實地

時間:2016-01-2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剛剛過去的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突破30萬輛,累計產銷近50萬輛,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全球產量超過萬輛的10家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中,有4家是我國企業。

剛剛過去的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突破30萬輛,累計產銷近50萬輛,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全球產量超過萬輛的10家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中,有4家是我國企業。

于是,在業界人士云集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人們聽到一些車企人士的聲音:自稱“領導者和先行者”,認為“產品給力”“市場認可”;對連主管部委自己都在不斷檢視的政策體系,一些車企卻給予“全球最系統最全面”這樣的溢美之詞。

言辭之間,無不洋溢著對其當下所取得市場份額的“沾沾自喜”,卻沒有對其產品、技術、服務以及用戶需求的誠懇審視和長遠思索,這不免令人擔憂我國新能源汽車的未來。

不可否認,我國新能源汽車在產業化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績。但應該看到,這樣的成績是在掌握大量領先技術的外國車企沒有大舉進入、中央地方兩級政府給予大額補貼、城市限購政策不斷擴張的背景下實現的,當大眾中國區總裁宣稱未來幾年將推15款新能源汽車全面進軍中國,當財政補貼將在2020年前后全面退出,屆時,我國自己的車企是否還能站穩自己的市場,恐怕仍是未知。

倒是主管部委的負責同志和業界知名專家對形勢保持著清醒認識。財政部部長樓繼偉直言,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起步并不晚,現在高端產品和核心技術方面仍然缺少重大突破,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企業對政府補貼政策過度依賴,缺乏十年磨一劍的韌性和創新精神。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指出,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仍主要依靠政府政策拉動,成熟的、完全競爭的市場格局尚未形成,整車品質與國外發達國家的先進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記者注意到,在科技部部長萬鋼描述的包括燃料電池、輕型化、碳纖維材料、動力電池等代表未來發展方向的先進技術方面,中國新能源汽車存在很大差距。

正如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所說,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化剛剛起步,技術提升還面臨艱難的爬坡,在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的同時,一定要持之以恒地創新技術、夯實基礎、精益求精、確保安全,實現可持續發展,切不可曇花一現。

更多資訊請關注汽車制造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