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精進電動:讓新能源汽車用上“中國心”

時間:2016-01-2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由于國內新能源汽車的前期研發和產業開發滯后、基礎產業落后,很多元器件/部件依賴進口,而一些自主研發出來的替代品由于人力、時間和資金投入不足而差強人意。

新能源汽車是國家重點扶持的新興產業之一,電機系統又是它的‘心臟’,我想為我國的環保和節能事業盡一份力。”這是年近半百的蔡蔚博士當時從美國回國時的心愿。

做世界上最好新能源汽車電機

蔡蔚被稱為“世界上最多產的混合動力汽車電機系統產業化專家”,他先后任職于亞歐美多家高校、科研和工業機構,為通用、戴姆勒、克萊斯勒、寶馬、艾力遜等公司主持設計和領導產業化了多款享譽業內的新能源汽車電機產品。

就在他的事業在國外風生水起之時,蔡蔚突然做了一個決定,回國創業,一切從頭開始。

說到蔡蔚這個回國的決定,就不得不提一個人,余平。他是通用汽車的全球混合動力戰略與規劃部的經理,而通用雙模混合動力汽車的電機全部是蔡蔚親手設計和主持產業化的。

一個是專注于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方面的專家,掌握著世界上最前沿的電驅動技術;另一個是熟知規劃與戰略的汽車人,他們二人在祖國把新能源汽車提到戰略性高度時,毅然放棄海外的工作結伴回國創業,目標只有一個:“在中國,做出世界上最好的新能源汽車電機。”

2008年,蔡蔚和余平懷揣第一筆風險投資,來到中關村電子城西區望京科技園,創辦了精進電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精進電動),開啟了給中國新能源汽車制造“中國心”的追夢之旅,蔡蔚親自主持產品的研發和設計以及產業化。

創業僅三年時間,精進電動就已成長為我國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行業的領軍企業,也是我國第一家把新能源汽車電機產品推向產業化、國際化的公司。

2011年,精進電動率先建成我國第一條年產6萬臺驅動電機規模生產線,當年產銷和出口乘用車驅動電機逾萬臺,95%的產品配套美國豪華增程電動車:菲斯科-卡瑪。至今,搭載精進電動雙電機同軸混聯插電混合動力系統的城市客車在中國已超過萬輛,不僅安全性、動力性和平順性優異,每年還可以減少柴油消耗2億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億立方米。該公司2015年生產的商用車驅動電機系統已經突破3萬臺套,占我國商用車電機系統市場份額四分之一以上,接近三分之一。

同年,搭載精進電動驅動電機的多家國內乘用車企業的優質新能源汽車產品已經紛紛上市,例如吉利帝豪EV、北汽EU260等。2016年我國前十大汽車公司將有至少5家的新能源汽車搭載精進電動設計制造的“心臟”。許多合資車企也將精進電動的電機遴選為其量產新能源汽車的“發動機”。

更加令人振奮的是,出口美國三大汽車之一的10萬臺級新能源乘用車驅動電機產品線接近竣工,產線按照“中國制造2025”的高標準建造,將于2016年上半年批量投產。同時,配套其他國際乘用車企業的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也將逐步投產。

關鍵部件國產化亟待破解

在精進電動的展廳里,記者看到,各種規格型號的電機,擺放整齊,就像是整裝待閱的儀仗隊,隨時準備接受用戶的檢閱。作為以技術見長的蔡蔚,從一進入展廳開始,就像到了他的王國一樣,在他的眼里,每一款電機就像是一個呱呱墜地的孩子,百看不厭。

“由于國內新能源汽車的前期研發和產業開發滯后、基礎產業落后,很多元器件/部件依賴進口,而一些自主研發出來的替代品由于人力、時間和資金投入不足而差強人意。所以,到了2014年,當我國車企真正想踏踏實實做車時,只能從國外大量進口關鍵零部件和元器件等。”在精進電動的展廳里,蔡蔚一邊向記者介紹每一款電機的特點及市場應用情況,一邊不無憂慮地說,“盡管現在我們已經造出來了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電機,但是,關鍵零部件仍然依賴進口。”

如果跟控制器相比,電機的國產化率還算是高的。他走到一個電機控制器前對記者說,“你拿過來一個國產的電機控制器,打開箱蓋一看,發現里面除了電阻是國產的外,其他90%全部依賴進口。”蔡蔚對記者說,2014年僅進口功率芯片和集成電路等產品,我國就花費了超過2840億美元,遠遠超過進口石油所花的錢。

他直言,“車企從國外買回各種關鍵部件,經過簡單的拼湊組裝再賣出去,如此造車毫無國際競爭力可言。只有依靠我國自主創新,從基礎層面努力,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核心零部件平臺,才能提升行業的整體水平。”

蔡蔚認為,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新能源汽車作為國家汽車產業轉型的一個突破點、一塊試驗田,扎扎實實做下去,自主創新的比例升上去,以節能和新能源汽車行業帶動經濟的繁榮是完全有可能的。

嚴酷實驗把住質量關

剛一走進精進電動車間,機器的轟鳴聲不絕于耳。在一個不算是太大的車間里(臨時租用),安裝了大大小小17臺國際上最先進的實驗臺架,這也是當前中國裝備制造企業最稀缺的資源,讓記者著實大吃一驚。

蔡蔚告訴記者,每個實驗臺都是模擬汽車在路上可能遇到的不同工況進行24小時不停機試驗。例如某品牌車需要電機運行24萬公里不出故障,那就先讓它在這里等效運行24萬公里,如果中途電機出現故障,就重新修理,然后再從頭開始實驗。也就是說,正常的開發流程要30個月,在開發過程中,每一個品種的電機都要經過這樣的反復試驗才能量產。

在另外一個實驗臺前,蔡蔚停住了腳步。他指著里面正在做實驗的電磁離合器對記者說:“這個產品的優點是裝上去終身免維護,而且還防水,但也有缺點,就是在齒輪切換的過程有一些噪音,正在改進。”說話間,他提醒記者注意聽一下測試中的電磁離合器發出的噪音。即便是有他提醒,記者費了很大勁兒才聽到一點異響。

“我們最高檔、最貴的實驗臺還不在這里。”說著,他把記者帶到一個封閉的實驗室,指著正在運行的實驗臺說:“這個實驗設備在百萬歐元以上,每分鐘轉速2萬轉,最高功率250千瓦,轉矩500牛米,到目前為止,它是國內惟一一臺裝機運行每分鐘2萬轉的高端動態試驗臺。”據介紹,像這樣的高檔電機實驗臺,例如“3+1”綜合試驗臺,也屬國內少見的高端試驗裝備。

精進電動高級工程師索鑒告訴記者,“這些試驗臺家組國內沒有現成的,有的是蔡蔚根據在美國的應用經驗從國際設備商那里定制的,有的是他帶領團隊自己創新建成的。正是因為有了這些設備,每個產品在沒有出廠之前,把所有潛在問題都解決了,這樣每臺出廠的產品才有質量保障,讓用戶和消費者放心。”

關鍵零部件“自己來”

隨著“十三五”規劃出臺,新能源汽車行業或將獲得更多政策層面的支持。

作為國家新能源汽車“十三五”科技發展和產業規劃的起草成員,蔡蔚極力主張開展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的自主研發和創新。在科技發展規劃中,關于新能源汽車的六個課題中,有四個課題是跟解決關鍵部件國產化和創新平臺的問題有關。“尤其是驅動電機、電力電子和機電耦合裝置等關鍵部件,中國必須自己做,還要把質量升上去。如果不及時趕上去,這個行業很快會被其他國家甩在后面。”

在前期十年中,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支持,主要以支持整車為主。由于我國核心零部件實力不強,汽車工程技術水平欠佳,許多車企從國家資助中抽出一部分讓國外汽車工程公司承包工程開發,一部分用于購買國際供應商的核心部件,真正用在自主創新和產業化的國撥資金大打折扣。

蔡蔚呼吁,“國撥資金應該加大支持核心零部件產業,包括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總成、驅動電機和電力電子、動力電池等,讓這些企業盡快發展壯大起來,整車開發就有了可以依托的平臺。否則的話,我們又會像傳統汽車發展那樣,不得不拿市場換技術。最后,技術沒掌握,市場也丟了許多。”

“中國在某些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上已經接近或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但由于研發投入分散和生產規模尚未成型,地方保護主義阻礙良性競爭,產業生態相對混亂,所以防止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的‘空心化’尤為重要。”蔡蔚強調。

從本土整車企業角度來看,許多本土電機供應商直接從工業電機“轉型”來的,對汽車和動力總成系統的理解不深,其結果就是一旦用上相關電機產品,新能源整車可靠性和一致性會差很多。在大批量生產之后,這些就是大問題。

從單一產品向機電耦合總成轉型

精進電動是個嚴格按照電驅動核心零部件開發流程把控產業化進程和質量的新能源汽車領軍企業,在研發的技術路線上更是快人一步。

近期,精進電動已經將研發和產業化主線從電機逐步擴展到創新機電耦合總成,包括電機、控制器、減/變速器等機電耦合部件的自主研發,再加以整合,從而以集成總成的形式滿足現有整車和互聯網模塊式造車的需求。

“精進電動的電機產品具有全球競爭力,產品熱銷國內外。我希望今后在電驅動總成上,我們也可以趕超別人,做到世界領先水平。”

蔡蔚說,“不僅是我們,國內新能源汽車企業都要把心靜下來,把產品做實、質量做優,把市場經營好、用戶服務好,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地走下去,才能談得上有好的未來。”

●記者手記

在采訪結束后,蔡博士的這種敬業精神和執著勁兒深深地感染了記者。回國創業至今,蔡蔚也感受到,國內有些汽車企業心態比較浮躁,這也是整個制造業的一個通病。事實上,我國裝備制造企業不缺好裝備,在某些領域也不乏先進技術,更不缺乏人才,缺的是認真做事的態度。在這點上,精進電動確實給中國裝備制造業帶了一個好頭。

蔡蔚風趣地說,“剛回國時,我在開會時這樣評價汽車這個行業:要求產品的質量要像軍工一樣過硬,而要求產品的成本如垃圾般低廉,你只有做到這個才能把汽車產業做好。為此,還總是有人笑話我亂打比方。”事實上,他正是用這種看似半開玩笑的態度,認真對待這個蓄勢待發的產業,最終奠定了精進電動今天在我國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領域的領軍地位。

曾經有人問蔡蔚,你回國后悔嗎?他的回答也很實在,“有時有點后悔,但想的更多的是為我國的環保和節能事業做點貢獻。”這也是他回國的初衷。

回國以后,蔡蔚受各級政府的邀請,多次擔任國家“千人計劃”、北京市“海聚工程”和中關村“高聚工程”的評委和創業導師。如今,蔡蔚是北京市新能源汽車電機系統工程技術中心、北京市新能源汽車電機系統工程實驗室主任。他希望年輕人可以多做少說,更快地成長起來,推動中國企業,包括新能源汽車產業走向世界。他也希望更多的人才進入制造業,因為“制造業才是中國的脊梁”,如果脊梁斷了,也就什么都沒有了。

更多資訊請關注汽車制造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