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三部委發布《關于促進先進光伏技術產品應用和產業升級的意見》,針對領跑者示范基地及政府財政資金支持的光伏項目提出必須采用達到領跑者技術指標的產品;針對組件轉化效率提出了單晶不低于16.5%、多晶不低于17.0%及高倍聚光、薄膜組件等相關技術指標。
但《意見》僅僅針對部分光伏組件產品提出了技術指標的建議,針對一些特殊類型的創新產品,《意見》并沒有給出具體的技術指標。領跑者計劃的內涵之一就是讓更多的創新技術在領跑者計劃中得到推動,本文將從領跑者計劃的內涵理解上進一步闡述領跑者計劃技術指標對于雙玻組件的延伸。
1.領跑者最核心的技術指標不是部件,還是發電量
三部委的意見,是針對當前國內光伏市場中“落后產能不能及時退出市場、先進技術產品無法進入市場、光伏產業整體技術升級緩慢、光伏發電工程質量存在隱患等問題”,為促進先進光伏技術產品應用和產業升級,加強光伏產品和工程質量管理而提出的。“領跑者”計劃通過建設先進技術光伏發電示范基地、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等方式實施。國家能源局會相應提出示范工程的主要技術進步指標、建設規范、運行管理及信息監測等要求。
可以說,行業期望的是通過領跑者項目等各種政策手段的推進,最終達到提升電站發電效率和質量,降低度電成本,實現光伏平價上網。因而,無論考核的是哪種關鍵部件的性能指標,最終都體現在電站發電效率的絕對值和衰減指標上。反之,如果一項技術創新的產品能夠帶來電站發電量的提升,降低度電成本,而其效率計算與《意見》中的規定有差別,那就需要針對這類技術出臺新的領跑者技術指標。
2.領跑者《意見》中的指標是典型、剛性的,同時又是指導性的、可拓展的
三部委的《意見》,從準入的角度提出了必須滿足工信部準入條件的組件效率初始指標和衰減指標,從領跑的角度只是提出了組件效率的初始指標、單塊組件實際效率與標稱效率的最大誤差。作為《意見》所專門提出的組件產品,就是針對了最關鍵的發電單元-組件,所以這些指標是典型的,也是剛性的,必須達到的。
而《意見》本身并不是技術標準和規范,比如《意見》并沒有告訴大家領跑者技術指標中的衰減要求,也沒有針對其它的材料、部件、一些創新型的新產品如雙玻組件提出具體的數值,更詳細、具體的技術指標需要行業的專業機構來補充。這一點上,《意見》給出了非常明確地指導性建議:
a.企業生產的關鍵產品必須通過第三方檢測認證,并由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公布檢測認證結果。
b.光伏發電項目采用的光伏組件、逆變器及關鍵產品,須通過國家認監委批準的認證機構認證且與認證送檢產品保持一致。
c.對國家組織實施的“領跑者”計劃項目,委托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進行全過程技術監測評價,在工程竣工驗收時重點檢查是否達到承諾的指標,在工程投產一年后進行后評估并公布評估結果。
d.對于非標準晶體硅光伏組件(如雙玻組件),轉化效率可不以《意見》給出的轉化效率公式計算,但其使用的電池片效率應和工信部《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中對電池片光電轉換效率的要求一致,且必須通過經國家認監委批準的認證機構認證。
3.行業急需雙玻組件的領跑者技術指標
雙玻組件作為一項創新的技術,針對當前行業中的諸多應用瓶頸,如組件的PID衰減、抗風沙磨損、安裝隱裂、耐天候老化、高低溫、耐鹽霧性能、防火性能等進行的設計變更。經過行業領軍企業不斷的探索應用,雙玻組件已經從實驗室全面走進了戶外應用實踐,其實際制造成本已經和傳統組件一致,并有進一步降低的可能;其度電成本計算依然采用傳統組件的計算方法,尚未延伸到30年甚至更長的使用壽命;其戶外應用實踐,已經從個別的示范項目,轉到大規模的吉瓦級的應用。
尤其是雙玻組件特有的高抗PID性能,特別適合于在高濕地域,特別是水光、農光相結合的光伏應用。在新公布的濟寧和兩淮領跑者示范基地項目中,水面環境下的示范基地占了項目總量的70%左右。如何保障領跑者示范基地采用最適宜的產品,讓技術創新真正得到檢驗,讓領跑名符其實,讓業主放心使用,讓制造商有信心去參與?雙玻組件的性能評價和領跑者技術認證已經迫在眉睫。
然而,相對于傳統組件設計,雙玻組件尚未形成專門的技術標準和性能評價規范,因此,雙玻組件的認證都是參照傳統組件的相關標準,三部委的《意見》中對于雙玻組件的轉化效率計算也沒有做出明確的規定。在CQC的首批領跑者認證序列中,并沒有出現雙玻組件的認證申請。在多次行業交流后,其中的原因大概有:
a.雙玻組件特殊的外形設計不適合于傳統組件的轉化效率計算
雙玻組件由于其背面是透明的玻璃,因而適用于需要部分透光的應用中,如農業大棚、漁光互補、光伏建筑一體化等。各種不同的應用對透光率的要求也不一樣,單位面積上的有效發電面積就不同,因而,如果采用傳統組件轉化效率計算方法來計算雙玻組件的轉化效率,那么當前領跑者計劃中的技術指標是雙玻組件很難達到的;
b.對雙玻組件進行的改良設計并不一定是最佳的選擇
為了和傳統組件的標稱功率相一致,一些雙玻組件在設計的時候會采用高反射率的白色底層封裝材料,或者采用更高效的電池片等。這無形中增加了雙玻組件的材料成本,同樣的轉化效率去申請領跑者認證和參與領跑者示范基地建設,其成本處于明顯的劣勢中。
同時,這樣的改良設計也未必是最佳的選擇。在光伏測試網舉辦的多次雙玻組件應用技術專題研討會中,有業主根據自己的電站運行數據,針對白色高反射底層封裝材料提出了新的看法。他們認為,白色底層封裝材料盡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組件的初始效率,但實際運行中其發電量反而不如采用透明封裝材料的雙玻組件。
據專家介紹,產生這一結果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白色底層封裝材料發射了陽光的同時,也對電池片起到了加熱的作用,電池片的運行溫度要高于透明雙玻組件。但目前的電站投資和采購機制會造成投資方更看重初始效率。
c.《意見》為雙玻組件等創新性產品留出了相關規定
《意見》一直是為了鼓勵創新技術的應用,鼓勵提高發電量和發電質量、降低度電成本的各種創新技術的應用。因此,《意見》中的指標是指導性的、可拓展的。在組件轉化效率計算說明中,《意見》就專門指出,“對于非標準晶體硅光伏組件(如雙玻組件),轉化效率可不以《意見》給出的轉化效率公式計算”。因此,針對雙玻組件,制定符合其設計要求,同時又符合領跑者項目對更高發電效率和發電量要求的雙玻組件性能評價和領跑者認證技術規范,正是充分理解了領跑者計劃的內涵,對領跑者計劃技術指標所做的有益的補充和完善。
4.結語:行業期待領跑者盡快推出雙玻組件相關性能評價
雙玻組件作為一種技術創新已經得到了很多的應用和認可。關于雙玻組件的國標制定、性能評價技術要求的討論都已經在逐漸地展開。盡快地推動雙玻組件的應用實踐和驗證,將有助于行業進一步了解雙玻組件的性能優勢,進一步推動雙玻組件的技術革新。系統地制定雙玻組件的性能評價技術要求,配合領跑者示范基地建設推出雙玻組件的領跑者認證規范,正是響應了《意見》中對于“加強光伏產品檢測認證、加強工程產品質量管理、加強技術檢測和監督的要求。
在技術標準和認證規范上的創新,正是符合了《意見》中加強光伏產品檢測認證能力建設,逐步提高光伏產品認證標準,提高光伏行業國際標準制定和國際互認能力的期望。在這一點上,誰是創新技術的領跑者,誰是領跑者認證的領跑者,看大浪淘沙。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