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4月份,Ninebot收購平衡車鼻祖Segway,但事后關于雙方如何整合遲遲沒有消息。如今8個月過后,Ninebot和Segway對于品牌整合有了實質性進展。
Segway還將對業務進行擴充,其主營業務正式擴充為兩個主要類別:SegwayPT(個人交通)、SegwayRobotics(機器人)。2016年,Segway將聯合英特爾和小米進入家庭服務機器人領域。而Ninebot將作為Segway企業集團PersonalTransportation業務類別子品牌繼續運營。
這一信號也正印證此前Ninebot聯合創始人王野在一次對話中所指,“我們更傾向于將他們分為兩個領域,Segway是專業領域,Ninebot主要服務于消費品領域。”經過業務擴充后的Segway,將涵蓋私人交通、服務機器人等類別產品和服務。
另外,除了去年披露的獲得A輪8000萬美金融資,Ninebot也正式對外宣布獲得來自IntelCapital和GIC的新一輪融資,此輪融資公司估值超過10億美金。
8年前,比爾·蓋茨在一次演說中預言:“機器人即將重復個人電腦崛起的道路,有可能滲入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影響之深遠絲毫不遜于過去30年間個人電腦帶給我們的改變,機器人將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比爾·蓋茨的預言能否成為現實?專家表示,由于科技發展水平的限制,想要使機器人的運行和功能更加智能,包括知識獲取、表達和推理、計劃、想象力等,依然是十分艱巨的任務。
感知外界難機器人實現對外界的感知,靠的是各種傳感器,比如“眼睛”通常是一臺攝像機。內感傳感器提供位置、方向、身體和關節的運行速度等自身情況的信息,外感傳感器提供周圍環境的信息,包括立體照相機、激光測距、聲吶、紅外傳感器、觸覺傳感器等。
“大腦”思考難機器人的“大腦”由計算機或多個微處理器組成。作為一個智能終端,人們看到的機器人其實是前臺,它的后臺必須具備強大的計算能力,將云計算、云存儲與互聯網技術結合,相當于一臺超級計算機??茖W家們一直在努力讓它運算得更快、反應更敏捷、掌握的知識更豐富。
穩定行走難不同于在固定環境作業的工業機器人,很多智能服務機器人處于敞開式環境中,每個場景都不一樣,要自己認路、自由行走,還要能自主避障,這就需要自主導航定位、動態規劃技術等。
能移動的機器人可以分為輪式或履帶式機器人和行走機器人兩類。行走機器人需要模擬腿部膝關節的彎曲伸展,它移動速度慢,但可以跨越臺階、山地等比較復雜的地形,因此運動控制對穩定性的要求就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