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2016年,印刷器材行業的發展將以綠色、轉型、融合為主題。《中國制造2025》提出,全面推行綠色制造,加大先進節能環保技術、工藝和裝備的研發力度,加快制造業綠色改造升級。在此背景下實現印刷器材業的轉型升級,需要印刷設備制造商及器材供應商提前規劃好每一步。
綠色發展占領市場制高點
隨著構建綠色制造體系成為國家發展戰略,2016年的印刷器材行業將進一步推行綠色化,綠色印刷設備制造將會蓬勃發展。印刷器材特別是膠印版材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生部分廢液、廢氣,這就需要設備制造商不斷創新研發節能環保的印刷設備、技術和材料。
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環保部決定從2015年10月1日開始對印刷企業VOCs(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排放進行收費,雖然各省(市、區)收費標準不盡相同,但同一個原則是,未治理的高限收費,經過治理的也要收費。這同過去通過審核評定綠色印刷企業資質是完全不同的監管模式。由于政府的剛性要求和市場對環保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多的印刷企業開始自覺使用綠色原輔材料,全產業鏈實施綠色印刷的主動性正在增強。印刷器材行業的綠色發展將是未來占領市場制高點的堅實基礎。
整合轉型做響民族品牌
品牌和質量、行業產能過剩的狀況將繼續成為2016年印刷器材行業的關注話題。目前,行業內中小企業占據多數,生產規模不大,技術開發能力不足,高端產品還存在一些工藝技術方面的缺陷,整體上與國際先進水平還存在一定差距。
從產銷量上看,中國已經是版材生產大國,但在行業中叫得響的品牌并不多,尤其是國際知名品牌。在成熟的市場競爭中終究要靠品牌,企業需要在競爭中逐步樹立自己的品牌,打造出一批知名度高、具有較強競爭實力、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而要想成為版材生產強國,版材的技術性能和穩定性必須要大大提高。同時,要實現從印刷大國向印刷強國的發展,印刷器材行業還需要“航母級”公司的支撐。
而積極推進國際化戰略,以資本合作為紐帶,以技術和市場為先導,通過與國外公司的技術合作、公司并購、產品代工、交換互補,獲取更多市場資源,規避貿易壁壘和反傾銷的影響,搭建堅實的國際化發展平臺,學習吸收國外企業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則是解決產能過剩問題的有效思路。
深度融合探索發展模式
在“互聯網”的新機遇下,行業新的發展模式將蓬勃發展。“互聯網”并非一項橫空出世的顛覆性技術,也不是難以觸碰的思想火花,而是人類社會連續發生的工業革命的最新進展,將引領工業發展水平向更高層次躍進。對2016年的印刷器材行業來說,“互聯網”將引領產品的智能化和網絡化,推動制造業生產和管理流程向智能化、企業組織向扁平化與服務化轉型。
“互聯網”正在深刻地改變著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傳統的制造企業應該引起高度重視,應考慮下一步如何發展、如何轉變發展思路。同時認真研究互聯網時代印刷器材業的發展模式,積極推進線上、線下的快速融合,發展新環境下的電子商務,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新路。
更多資訊請關注印刷包裝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