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博世:創新無止盡 打造更智能的傳感器子系統

時間:2015-12-31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傳感器堪稱人類五官的延伸,隨著物聯網等新興產業的迅速興起,傳感器的地位也不斷提升。目前傳感器已應用到人類社會生活、生產的各個方面,如消費電子、智慧醫療和健康監護、汽車和車聯網、智能電網、智能制造、軍事等。

傳感器堪稱人類五官的延伸,隨著物聯網等新興產業的迅速興起,傳感器的地位也不斷提升。目前傳感器已應用到人類社會生活、生產的各個方面,如消費電子、智慧醫療和健康監護、汽車和車聯網、智能電網、智能制造、軍事等。2015年傳感器技術取得哪些突破?未來將如何發展?

博世傳感器事業部大中國區市場總監嚴更真表示,2015年,受整體經濟形勢影響,整個電子產業表現看似低迷,卻為未來諸多行業的巨變及物聯網時代的到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有很多突破性的技術、產品、設計理念及公司轉型與跨界合作在2015年都取得了里程碑式的進展,這對傳感器行業的發展意義重大。

博世傳感器事業部大中國區市場總監嚴更真

在這一年里,谷歌Android5.0的普及化和Android6.0的發布,對手機及終端產品中的傳感器系統配置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這從根本上激勵終端廠商要利用傳感器的深度開發實現差異化的應用。這對推動傳感器市場的發展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最直接的影響是客戶在傳感器選型時會要求更高規格的配置。

美國高通Qualcomm也在2015年發布了驍龍820平臺。從驍龍820平臺的介紹來看,除了強調其計算能力、優化的內核之外,高通此次非常強調基于傳感器應用的“沉浸式與智能”、“直覺式交互”和“人機界面的自然交互”等人工智能與機器認知能力的智能化方向。這對引導整個行業走向“智能”有重大的意義。而市場對傳感器的需求也將從以“低成本”為導向走向以“性能與差異化應用”為導向。

2015年,隨著微軟Windows10的發布與推廣、英特爾對智能硬件行業的廣泛參與、MediaTek物聯網平臺的積極推進以及包括蘋果、華為、小米等手機品牌的強勁增長,總體上保證了傳感器市場的良性增長基調:從超低端市場走向廣闊的差異化應用。

同時,在這一年里,如瑞士傳統手表品牌泰格豪雅(TAGHeuer)推出了智能手表、美國時尚品牌Fossil收購可穿戴設備公司MisFit等等,無不顯現了傳感器以及創新對幫助傳統公司實現互聯與智能戰略的力量,也展現了傳感器市場的巨大增長空間。

在上述多方面的有利因素推動以及傳感器廠商的努力下,2016年傳感器市場將呈現一個非常好的局面。把利用傳感器進行有效創新的思維方式與傳統行業結合,為傳統行業插上“智能”的翅膀,這對實現當今中國之經濟轉型有重大的意義。這是傳感器行業的機遇也是責任。

在2015年,博世傳感器亦取得了重大進展,率先發布了全球首創的四合一環境傳感器BME680。BME680集成氣壓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濕度傳感器、室內空氣質量檢測傳感器于3.0x3.0mm2封裝,超低功耗。同時博世還發布了集成了超低功耗SensorHub與智能算法的智能傳感器系列BHI160(6軸)和BHA250(3軸),成為當今業界更低功耗、更小尺寸、更高智能傳感器技術之典范。此外,博世還業界首創推出了基于6軸IMU(BMI160)的OIS(攝像頭光學防抖)解決方案。“在該創新的解決方案中,傳統OIS攝像頭模組中的專用陀螺儀將不再是必須的。這可以大大減少OIS攝像頭模塊的成本與尺寸,為OIS手機的普及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嚴更真如是說。

除了系列新產品的發布之外,博世在傳感器團隊的本地化方面也取得了里程碑式的進展。嚴更真稱,2015年博世傳感器繼續加大了在中國的投資,并在中國新成立了頂級的傳感器工程實驗室和質量分析實驗室。這是繼2014年博世傳感器在大中華區設立了產品市場部之后,本土化的又一重大舉措。上海已經是博世傳感器的“第二總部”。這顯示了博世對中國客戶支持的決心。同時,博世傳感器對亞洲客戶的響應速度將進一步加快。而且,此舉對擴大博世傳感器的產能也有同樣重要的意義。

“從傳感器行業和現在熱點的智能硬件行業來看,雖然都取得了技術和應用上的巨大突破,但在用戶體驗方面,跟客戶的期望相比,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間。”嚴更真舉例稱,以耗電與電池續航能力為例,如何讓智能手表從兩天充一次電提升到一周充一次電,甚至一個月充一次電;如何讓智能手表做得更薄;如何讓傳感器器件與智能家居解決方案、物聯網解決方案對接;如何把室內導航解決方案發展成商業化運營的模式;如何讓越來越多的中國創客能夠輕易快速的利用傳感器進行創新,等等,都是傳感器廠商和整個產業鏈需要面對的挑戰和發展方向。

嚴更真直言,博世除了繼續在傳感器產品開發上實現突破創新,挑戰最小尺寸、最低功耗、更高智能的極限之外,也在朝傳感器系統解決方案的方向努力,即在傳感器系統中集成越來越多針對特殊應用的算法與功能,成為智能傳感器子系統,從而讓客戶從基本的傳感器算法開發中解脫出來,更專注于系統的創新。博世也會繼續和全球的合作伙伴一起,為客戶提供更完整的解決方案并縮短開發周期及產品推向市場的時間。

更多資訊請關注傳感器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