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區域是我國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經濟總量規模最大、最具有發展潛力的經濟板塊。面向“十三五”和今后一個時期,中央確定了區域協同發展、新型城鎮化和“兩化融合”等國家戰略,確定了長江經濟帶、京津冀協調發展、一帶一路等國家重大戰略布局,長三角區域發展被賦予更多的戰略任務,對我國現代交通運輸系統及其信息化提出了新的更高層次的要求,迫切需要以智能交通為手段提高交通運輸的內涵式發展。
信息化智能化作為推動傳統交通向現代交通轉型的重要手段,受到世界各國的普遍重視。我國的交通信息化智能化經過20多年的發展,也取得了積極的成效。最近幾年,新技術、新需求、新理念為交通信息化和智能化發展注入了許多新的內容,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車聯網、車路協同、電子支付、智能駕駛以及眾籌、眾包等互聯網思維,為交通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提升提供了全新的技術和思路。基于移動互聯的交通運營管理和服務新模式不斷涌現。交通信息化和智能化正在引導或改變著我們的出行。
目前,國家正在大力推動全民“雙創”和“互聯網”行動,“互聯網交通”的建設面臨一系列問題,如政府部門掌握的數據如何整合?如何實現數據共享,讓擁有先進互聯網技術和運營經驗的企業充分利用數據服務?互聯網、交通運營企業和政府如何建立溝通渠道實現數據共享?移動互聯的交通服務新模式如何獲得可持續的發展模式?交通企業在互聯網交通的發展中,如何發揮自身優勢,提升效率,更好滿足政府和社會出行者的需求?這些都需要在實踐中通過創新發展去解決。
新聞記者對于行業發展深度調查采訪的形式,是新聞工作者踐行“走轉改”、履行“三貼近”、執行“三嚴三實”的具體體現,對于以創新科技服務為抓手,探索科技新聞媒體和科技管理部門共同推動行業科技進步和區域協同創新的發展模式具有重要意義,必將在集成各類創新資源,以科技服務為載體,以企業和業主單位為服務對象,打造產學研用的信息交流服務平臺,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發面,起到重要的引領示范作用。
更多資訊請關注軌道交通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