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對接2025戰略東莞邁向制造業強市

時間:2015-12-30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東莞制造2025”戰略為東莞未來10年的發展描繪了藍圖,同時為“中國制造2025”戰略探路。

隨著“劉易斯拐點”的逼近,中國制造業對智能裝備的需求空前強烈。

作為國際制造業名城,2015年初,東莞市政府發布今年市政府一號文《關于實施“東莞制造2025”戰略的意見》,提出了大力實施智能制造、服務型制造、創新制造、優質制造、集群制造、綠色制造等“六大工程”,努力爭創中國制造樣板城市,到2025年實現從制造業大市向制造業強市的轉變。

“東莞制造2025”戰略為東莞未來10年的發展描繪了藍圖,同時為“中國制造2025”戰略探路。

“機器換人”帶來技術紅利

受勞動力不足、用工成本上漲、區域競爭壓力加大等因素的影響,東莞轉型升級步入關鍵期,實施“機器換人”是東莞踏出的重要一步。

近年來,東莞大力推動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的發展,相繼出臺了《關于加快推動工業機器人智能裝備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東莞市推進企業“機器換人”行動計劃(2014-2016年)》等系列政策,并從2014年起每年斥資2億元,連續3年投入共6億元支持企業實施“機器換人”,掀起了東莞工業革命的新浪潮。目前,東莞市“機器換人”應用項目超過500個,覆蓋電子、機械、紡織、家具、化工等多個行業。

廣東比倫生活用紙有限公司位于東莞市望牛墩鎮,該公司的“好家風”是廣東省著名商標。為了提高競爭力,比倫紙業對其自動化后加工設備工藝進行“機器換人”升級,采用融資租賃的方式采購了近4000萬元的設備。

據該公司工廠總經理劉遠全介紹,投入前后加工處理基本上每個環節都要用人工操作,一條生產線需要16-17個人。“升級之后現在10人一條生產線,節省了6至7人的人力成本,整個后加工工廠能夠節省約120人的人力成本。”

通過機器換人,比倫紙業的后加工工廠產能上勞動生產率從17公斤每人每小時,提高到83公斤每人每小時。

成立于2011年的瑞必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業是手機、筆記本電腦觸摸屏蓋板玻璃研發與生產。2012年,經過數月的調試,瑞必達研發的首個“無人工廠”落地,第二年陸續投入使用。

如今,瑞必達的生產工藝基本用上了自主研發的工業機器人,產能也從最初的每月10多萬片變成800萬—1000萬片,相當于最高增效100倍。“機器換人”后,業績每年增長80%以上。而新變壓器安裝完成后,產能數字將上升到每月1500萬片。

“原來我們的熟練工人1人看2臺機器,現在實現了1人看18臺機器,甚至根據需要可以更多。”該公司負責人說。

“機器換人”效果立竿見影。2015年1月-8月,東莞全市工業技改完成投資額134.98億元,同比增長217.1%,“機器換人”拉動了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快速增長。

在“機器換人”蔚然成風的態勢下,東莞制造業的龐大市場需求已開始顯現。

東莞市巨岡機械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光景說,自去年東莞重點推進“機器換人”以來,該公司高端數控機床的產量飆升,今年該公司營業收入預計達12億元,同比增長近兩倍。

集聚創新資源助推產業升級

機器換人只是表象,自動化設備的大量應用,構建了新的人機對話場景。在這個場景里,軟件乃至工業互聯網至關重要。說到這些技術密集環節,就涉及到創新資源問題。

東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徐建華坦言,與廣州、深圳相比,東莞高校科研院所不多、科研基礎條件薄弱、創新型人才缺乏。特別是隨著轉型升級的深入推進,產業發展對核心先進技術的旺盛需求與科技資源相對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面對這一問題,東莞把發展新型研發機構作為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抓手,積極吸引國內相關高校院所來莞合作建設新型研發機構,進而吸引相關人才,增創東莞創新驅動發展新優勢。

“新型研發機構,就是東莞打造的聚集創新資源的平臺,營造了良好的人才集聚氛圍。”東莞華中科技大學制造工程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張國軍告訴記者,研究院在東莞創辦6年多來,技術研發團隊從30人擴充到600多人,引進人才中不乏中組部“千人學者”、海外知名高校教授。香港科技大學李澤湘團隊就通過該院引進落戶東莞,不但帶來多名高素質人才,還孵化成功多家公司落戶松山湖。

在東莞,像華中科技大學制造工程研究院一樣的新型研發機構共有27家。其中獲認定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6家,數量位居全省前列。這27家新型研發機構,服務東莞家具、毛織、電子制造、模具等行業的企業超過2萬家,吸引各類人才2200多人,引進孵化高新技術企業140多家。

例如東莞電子科技大學電子信息研究院,不僅通過“換芯”“換線”等工程助力東莞企業轉型升級,還通過探索“技術+資本”的企業孵化模式,為東莞培養了一批科技型企業。

同樣位于松山湖的中科創新,是高科技企業的加速器基地,目前正在探索打造科技型企業“預孵化—孵化—加速—上市”的整個孵化服務體系。

“目前我們開設了‘苗圃’來引進創業項目做預孵化的工作,符合規定的初創型科技項目可以得到100平方米辦公區域一年免租、第二年租金減半的優惠。”東莞市中科科技企業加速器有限公司總經理焦榕昌說。

讓東莞制造插上互聯網的翅膀

機器換人和工業互聯網讓生產效率成倍提升,生產出來的產品如何賣出去,則是莞企面臨的又一問題。

“東莞制造如果能夠借助互聯網的力量把東莞的品牌、設計、制造能力輸出創新的話,就將奠定東莞互聯網經濟堅實的基礎。”東莞市委副書記、市長袁寶成多次提出,要讓東莞制造插上互聯網的翅膀,飛得更快更高更遠。

為了推動包括跨境電商在內的電子商務快速發展,東莞設立了每年1.5億元的電子商務專項資金,對電商銷售企業、服務企業、園區、專才、總部落戶等進行鼓勵扶持。2014年7月1日,東莞在全國率先啟用跨境電商服務平臺,發出跨境電商貨物通關第一票。

《關于實施“東莞制造2025”戰略的意見》提出要引導企業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鼓勵企業革新、品牌推廣、營銷方式、支付結算、售后服務等環節,以電商新型業態促進線下生產與銷售。

目前,全市有跨境電商企業3500家,2.7萬家制造企業以不同形式參與跨境電商,其中超過7000家工廠直接從事跨境電商交易。

儷絲婭泳衣廠此前一直為全球超過60個品牌OEM以及ODM,產品多年出口歐美。自從去年專注供貨給跨境電商后,全部供應自己的品牌,僅跨境電商平臺的銷售額每月呈翻倍式增長。

而2009年起在廣州從事跨境電商的謝廣平,在經過幾年的嘗試摸索獲得第一桶金后,將自己的創美貿易公司安在了東莞。借助于“東莞制造”的強大優勢,公司產品銷往世界多個國家。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國際郵政小包業務日均9.7萬件,其中9月份日均達19萬件。據了解,目前全球所有地區都有東莞的產品,阿里巴巴的電子商務采購量,東莞排全國第二位。

此前,投資2億元建設的東莞跨境電商中心園區已經投入運營,東莞市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臺同時上線,將深入推進跨境電商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大通關改革,實施“園區倉儲+公共平臺+智能核放”的跨境電商通關模式。

同時,東莞將依托中心園區的信息系統對接全市其他跨境電商產業園,還將進一步加大在跨境電商項目投資、稅收征管、金融創新、監管服務、土地綜合利用等方面的改革力度,努力培育全市跨境電商的全產業鏈條和生態體系。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