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潮流,浩浩蕩蕩。在當前的后金融危機時代、后工業時代,各個國家均著力拉開創新格局。應時而動,今年的全國兩會審議通過了《中國制造2025》規劃,該規劃強調: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制造業,是提升綜合國力、保障國家安全、建設世界強國的必由之路。
直掛云帆,搶抓潮頭。《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的出臺,既是制造業加速發展的機遇,也賦予了沈陽等老工業基地新的歷史任務。作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區,渾南區正全力建設“中國2025•智造谷”,從而對沈陽的新一輪振興發展起到強有力的支撐與拉動作用。
“善弈者謀勢,不善弈者謀子。”“中國2025•智造谷”建設戰略是從沈陽高新區產業發展的基礎、特點、競爭環境出發,尋找產業促進的著力點、爆發點而制定的高新區產業發展戰略,也必將成為沈陽高新區區域發展的重要品牌。
“互聯網+”與制造業深入融合
強力加快產業集群發展
縱觀《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其中的兩大主角就是智能制造與“互聯網+”,當這兩個推動整個時代的浪潮相遇時,相互疊加又彼此拉動。那么,“中國2025•智造谷”如何請這兩位主角“入戲”,從而在日新月異的經濟格局中占據主動?
“渾南的發展史是一部創新改革史,創新改革是渾南發展的動力源和生命線。”渾南區委書記閻秉哲說。渾南正全面實施《渾南區落實全面創新改革試驗任務實施方案》,以科技創新和體制機制創新為重點,推進各項創新改革工作取得新成效,同時以打造“中國2025•智造谷”為重心,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促進“互聯網+”與制造業融合發展,圍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以產業園區為載體,引進更多的龍頭產業項目和功能配套企業聚集發展,不斷完善產業鏈條,加快形成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特色產業集群——
大力發展信息技術產業,以大學科技城為主要載體,加快大數據產業園、錦聯新經濟產業園、國際軟件園建設,打造沈陽信息技術產業基地;
大力發展智能制造產業,以大學科技城、國際新興產業園區為主要載體,加快機器人產業園、IC裝備及零部件產業園建設,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機器人產業基地和全國領先的IC裝備及零部件產業基地;
大力發展生物醫藥產業,以沈撫新城、國際新興產業園區和泗水科技城為主要載體,加快生物醫藥產業園、眼產業園建設,打造國家級生物制藥產業基地和世界級眼產業基地;
大力發展健康醫療產業,以大學科技城為主要載體,加快數字醫療國際產業園建設,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健康醫療產業基地;
大力發展民用航空產業,以空港經濟區和綜合保稅區為主要載體,加快民用航空產業園建設,推動波音完成中心、客改貨等大飛機項目落地,加速申報國家臨空經濟示范區,打造國內領先的民用航空制造產業高地,為爭創國家自由貿易試驗區打下良好基礎;
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以沈撫新城、國際新興產業園區為主要載體,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園、汽車零部件產業園建設,打造全國重要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
繼續推進現代建筑產業園發展壯大和新材料產業園培育發展,不斷提高現代建筑產業和新材料產業的規模和實力。
實現三大戰略
搶占智能制造戰略高地
當前,幾乎所有的高新區和先進發達地區都已經把先進制造、高端制造列為重點發展產業,以機器人產業為例,當前國際國內機器人產業發展正進入高速膨脹期,各地紛紛高調布局,大力扶持,加速趕超,發展勢頭十分迅猛,大有后來居上,先聲奪人的氣勢。
未來5年,既是渾南區全力發展的機遇期、黃金期,同時也是危險期、考驗期。渾南區聚焦“中國2025·智造谷”戰略,提出了三大原則,應對嚴峻挑戰,集中優勢、鞏固優勢、再造優勢,進而全面占據高端制造的戰略高地。
一是上下結合,縱向貫通原則。在規劃實施智造谷建設的戰略中,首要的一條是必須將其與國家的《中國制造2025》、遼寧省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方案、沈陽市裝備制造之都建設戰略等上位發展戰略緊密結合起來,在戰略導向、促進措施、扶持政策等方面高度契合銜接,做到積極承接,自助人助,廣泛借力,乘勢發展。
二是國際化開放協作、整合發展原則。智造谷建設雖然是高新區自身的產業發展戰略,但在戰略目標、建設標準、資源整合、創新協作等方面的選擇上必須直接面向國際,因為不管我們目前的起點如何,但競爭環境和競爭對手都是世界性和國際化的。
三是產業發展與品牌建設結合原則。“中國2025·智造谷”既是高新區的產業發展戰略,也是高新區尋求特色發展之路中確立的整體品牌戰略。因此,要把智造谷建設戰略的實施與品牌建設戰略和品牌價值的運用結合起來,一方面要采取積極措施推進產業的特色發展,為不斷塑造和強化這個品牌奠定基礎,另一方面要積極借助品牌戰略的整體實施,增強高端制造業整合利用國際國內各類先進資源的吸引力,推動產業集群的領先發展,進而帶動產業體系升級發展,壯大高新區的整體競爭力。
核心產業產值五年翻兩番
率先建成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
“工業4.0在全球鋪開,中國制造業不但沒有成本優勢,反而有成本的劣勢”,有經濟學家如是擔憂地說,“中國制造業目前已經非常的困難,成本已經跟美國差不多了,如果美國推動工業4.0,成本再下降40%,我們哪還有競爭機會?!”
這樣的預測顯然過于悲觀,但也足以讓我們警醒。所謂機遇,往往是危中之機,就看你能不能及時發現、準確抓住。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是全面創新改革的關鍵期,也是渾南的重大發展機遇期。”渾南區委書記閻秉哲說。渾南被確定為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先行區,即將成為沈大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核心區,渾南區的創新能力更強,改革力度更大,發展環境更好,必將加速打造“中國2025·智造谷”。
5年內,渾南機器人產學研一體化體系初步建成,產值規模翻兩番以上,渾南區機器人產業的國內領先地位得到進一步強化和提升。在新松公司產業技術、經營模式、管理機制不斷領先創新,產業國內引領地位進一步加強的同時,渾南又引進多家國際機器人產業巨頭進區落戶,產業集群整體規模迅速擴張;10年內,區內機器人產業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研發生產體系建設將全面突破,產學研一體化、集成化、集群化發展將達到國內主導和國際先進水平,成為世界機器人產業主要的創新中心、生產中心和交流展示中心。
5年內,區內IC裝備業產值規模將翻兩番以上,骨干企業數量將增加兩倍,將新引進10個以上國際先進水平的創業團隊,填補5項以上IC制造關鍵工藝裝備生產的國內空白;10年內,渾南將成為國內IC及相關領域裝備制造及技術創新的核心區、引領區,成為國際相關領域技術創新合作、產業合作與轉移、成套裝備與服務生產提供的重要樞紐。
在以上兩大產業突破發展的引領帶動下,5年內,渾南區的高端制造業將全面加速提升,10年內,將率先建成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工業技術研究基地),成為沈陽裝備制造之都的智造核心區、創造核心區,使智造谷成為代表高新區形象的第一品牌,享譽全國,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