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國推進智能制造要補齊短板

時間:2015-12-1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智能制造被列為《中國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我國在向智能制造的發展過程中,目前急需做的工作是工業2.0補課、工業3.0普及、工業4.0示范。

智能制造被列為《中國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我國在向智能制造的發展過程中,目前急需做的工作是工業2.0補課、工業3.0普及、工業4.0示范。同時也要解決協同創新的短板,利用市場化力量,培育一批能做創新設計和驗證的平臺,打造一批服務性高科技企業,為廣大企業的研發服務

海爾的互聯工廠、哈工大機器人集團的智慧工廠……這些已為業界耳熟能詳的智能制造企業典型,無不昭示著智能制造的時代越來越近。

智能制造被列為《中國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中國在推進智能制造的過程中有自己的特殊性,比如工業3.0還未普及,因此要注重在發展智能制造中,分階段解決突出矛盾和問題。”在日前舉行的“海峽兩岸工業發展與合作論壇”上,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

做好分類診斷

中國在向智能制造發展的過程中,不同階段有著怎樣不同的矛盾和問題?對此,中航工業信息技術中心首席顧問寧振波認為,我國目前急需做的工作是工業2.0補課、工業3.0普及、工業4.0示范。但前提條件是要做好工業診斷分類,分清制造業中哪些要做2.0補課,哪些要做3.0普及,哪些要做4.0示范。

按照德國工業4.0的劃分,工業1.0到4.0的主要特征分別是機械化、電氣化、自動化和智能化。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教授盧秉恒比喻說,“如果不解決基礎不強的問題卻硬要把信息化強加上去,那就等于如虎添翼的‘翼’沒有添在老虎身上”。

盧秉恒強調,中國制造目前在工業2.0和3.0上有很多需要補課的內容,比如汽車飛機的發動機和芯片、機器人的產業化和關鍵技術等。

變革生產方式

事實上,中國已經積極在為工業2.0和3.0補課。“在中國的16項重大科技專項中,有一項是高檔數控機床,這就是對工業3.0的補充,目前已初見成效。”盧秉恒介紹說,比如,五軸聯動的數控機床和數控系統,從做不了到產生重大突破,并開始走向產業化;其支撐500噸重的數控臥式加工中心,可以為飛機的結構件進行整體生產;大型的沖壓生產線滿足了國內需求,并占據國際市場30%到40%的份額,美國的福特汽車公司也在采用;一些精密的臥式加工中心可以和國外的產品同臺競技……

“智能制造不僅是單一的新技術或者裝備,而是制造方式和商業模式的創新,是生產方式的變革。”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特別顧問李東說,這個變革以智能工廠為載體,以數據流為基礎,以互聯網為支撐。

寧振波認為,智能制造是在網絡化和數字化的基礎上,融入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形成人、機、物相互交互深度融合的系統。“這不是簡單的事情。”寧振波舉例說,比如在復雜的制造業里,在鍛造、鑄造、電鍍、焊接、裝備等一系列生產過程中,每一個材料的形態隨時發生變化,這個狀態變化如果有一點掌握不住,產品的質量就不行。

“智能制造要從產品設計源頭開始,包括智能化生產、智能化服務、智能化管理等整個智能制造體系。”寧振波說。

發揮市場優勢

推動智能制造,各國有各國的優勢。“比如,德國的優勢是質量過硬、研發基礎雄厚、工藝嚴謹,美國的優勢是創新、高科技優勢、匯集全球資源與精英。”盧秉恒認為,中國的優勢則是龐大的內需市場、豐富的人力資源、完整的工業基礎。

寧振波也指出,中國的智能制造轉型有四大痛點,分別是工業文明的缺失、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單薄、掙快錢的投機思想、技能專家培養之痛。

“中國要解決協同創新的短板。”盧秉恒強調,要利用市場化的力量,培育一批能做創新設計和驗證的平臺,打造一批服務性高科技企業,來為廣大中小企業甚至是大企業的研發服務。

“中國的企業現在往往是生產能力過剩,研發能力嚴重不足,要利用我們數量龐大的年輕大學生創新力量去補足企業創新的短板,讓他們增強產品開發的能力,調整產品結構。”盧秉恒說。

更多資訊請關注自動化軟件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