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2025》、“供給側改革”均對我國制造業提出產業升級、智能化發展的目標?在26-27日由投中集團舉辦的“2015中國投資年會”上,與會專家認為,在《中國制造2025》、“供給側改革”的指引下,中國的高端制造業將加速發展。制造業作為各個產業的基礎,“智能制造”的發展思路將橫切各個產業。智能制造業將成為投資“大風口”。
東方賽富投資有限公司投資總監劉勇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國制造2025》和“供給側改革”的提出是基于中國發展的現實情況,未來將會分行業下發指導細則,競爭力強的企業能夠把握住政策,提前進行戰略部署,這樣競爭力強的企業與競爭力弱的企業之前的差距將被進一步拉大。在政策和思路的指引下,產業的升級速度將加快。
在產業升級速度加快的背景下,投資機會也已顯現。澳銀資本董事長熊鋼認為,智能制造業已經超越互聯網,成為最具投資前景的產業之一。智能制造的范圍不僅是原有產業的升級,更廣闊的是工業化思想的廣闊應用。工業化思路、智能制造思路將滲入各個行業,未來比如基因測序、基因服務等行業都可以實現工業化發展。
紀源資本合伙人于立峰認為,智能技術將成為投資“大風口”。他說,制造業是所有行業的基礎,隨著智能技術的發展,未來5-10年傳統產業也將被改造。未來智能技術在制造業、醫療健康、文化產業等各個領域都能得到應用。智能技術對傳統產業的影響不亞于互聯網的影響。
事實上,“智能制造”的思路已經貫穿于醫療器械、高端制造等領域,并且受到了資本的青睞。比如在今年5月,紀源資本和其他多家機構完成了對天智航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新一輪融資。于立峰說,天智航的骨科機器人項目就是智能制造在醫療器械中應用的典例?智能機器人涉及傳感技術、影像技術、誤差補償技術等多項技術。比如在“打補丁”時,機器人通過對誤差的補償和對影像的時時跟蹤,能夠減少醫學影像與實際手術中的誤差。這毫無疑問是高端制造業,同時也是智能技術。
此外,基因工程行業發展也依賴于“智能制造”。華大基因CEO楊爽表示,華大基因此前收購了美國一家從事測序儀器的上市公司,目前已經成功地推出了自己的基因測序儀器,這是支撐未來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另外,還已經完成了四萬多人的基因組測序與分析,有8萬多人的基因信息分析。這些數據將支撐打造世界基因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