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可穿戴設備交互方式從何突破? 從屏幕談起

時間:2015-11-2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到 wearables 的概念本身,智能設備可穿戴化的意義到底在哪?既然有屏穿戴設備生來就帶著閱讀和觸摸困難的原罪,那是不是無屏才是真正將生活和智能設備無縫化對接的終極解決方案?Re/code的一篇文章對此進行了反思。

回到wearables的概念本身,智能設備可穿戴化的意義到底在哪?既然有屏穿戴設備生來就帶著閱讀和觸摸困難的原罪,那是不是無屏才是真正將生活和智能設備無縫化對接的終極解決方案?Re/code的一篇文章對此進行了反思。

距谷歌眼鏡開創可穿戴設備元年至今,有屏設備和無屏設備形成了兩種技術路徑。前者以蘋果表為代表,耗電快、閱讀困難、觸摸困難、搭配困難等系列問題的解決還遙遙無期。而后者的瓶頸則主要在于交互方式的受限,失去了可視的閱讀屏介,簡訊和地圖等很大功能幾乎不可能實現。

具體而言,屏幕傳遞信息和實現交互確實是目前為止更簡單的解決方法,但是也帶來了一系列問題。

首先是硬件問題。屏幕所需要的特定電器元件使其只能作為快速的電子消費品:屏幕質量和類型的換代更新,使設備不斷快速升級。五年后現在的產品必然過時。這和很多幾十年前的設計仍被奉為經典的腕表相比,不能同日而語。當然充電也是硬傷,基于屏幕的設備的續航能力都是小時級的,最長也就一天,但是無屏設備續航可達幾周。

而第二個缺陷在于,基于屏幕提醒信息功能過于強大,以至于它不僅提醒了你自己,也提醒了你的周邊,甚至會有人比你更先看到,甚至讀到你收到的信息,盡管你并不希望這樣。

此外,我們是習慣帶著傳統腕表長大的一代,很難適應屏幕腕表的信息讀取方式,更何況之后還要面對年齡增大帶來的視力衰退問題,小屏對用戶體驗來說是個很大的挑戰。而把閃閃的屏幕穿在身上,總歸難逃科技感十足的浮夸設計。對于將樸素自然的穿衣風格奉為圭臬的人而言,也是不小的挑戰。

無屏可穿戴產品的跨界合作已經非常常見,最近有奢侈品制造商Movado和惠普共同打造的MovadoBoldMotion——配置標準的44mm表盤和LED背光燈(藍色或白色),不能在手表上回短信或讀郵件。不過,LED燈會在收到通知信息時,通過特定的發光模式和振動提醒。BoldMotion還配置了步數追蹤器,日常進度會通過表盤外圍的圓環顯示。電池據說在再次充電前可以支撐一整個星期。App兼容iPhone和Android。之前還有Chronos給腕表加入健身追蹤、通知提醒和手勢控制等功能。

不能依賴屏幕進行交互設計,使得其他豐富的交互方式的創新解決方案的提出成為可能。當然無屏設備要想脫穎而出,就要有更好的物理的反饋機制和新的交互方式。

可能的技術路徑是:通過杠桿波形合成的方法創造更好的觸覺反饋機制,加上炫酷的視覺和高品質的音頻體驗。通過給設備發出語音指令,接收語音信息或提示,你可能會對穿戴設備有完全不同的看法和認知。當然,距離真正實現無屏穿戴設備的完整交互,還有很遠一段路。但這個領域的進步為智能設備和生活真正實現無縫對接提供了無線可能。

表面上看,沒有了屏幕,信息種類和傳遞會非常受限。但其實離開屏幕,還有一萬種交互的方式等待著被挖掘。

更多資訊請關注人機界面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