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集體缺席高交會?面對這個媒體引發的產業話題,深圳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從業者有自己的看法。山木電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明軍昨日就表示:“我覺得這是假象。”
“在中國新能源車推進過程中,高交會扮演過重要的啟蒙角色,比亞迪就是在高交會展出了自己的新能源車。”他進一步表示,“高交會舉辦的同時,正在舉行廣州車展,那里才是車企的主戰場;另一方面,高交會雖然沒有車,但是新能源車的核心部件,比如電機、電控、電控都有展出,你不能說看不到車,就說新能源車沒有參展。”
展出什么?
整條產業鏈不能只看車
東明機電不做電動車,這家深圳公司是電機供應商。為了讓參觀者弄清楚產品的實際應用,公司挑了輛小型純電動汽車來賺眼球。據了解,使用東明機電電機的低速電動車,在中部省份城市里每年能夠賣上萬輛。
談起深圳新能源汽車產業,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不僅有比亞迪的車,還有電池、電機、電控等關鍵零部件。根據《深圳市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十二五”規劃》,市政府選定在坪山新區建設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到2020年,產值將達到800億元,實現20萬輛新能源汽車整車、60萬套電動汽車動力總成的產能規模,使深圳成為全國乃至全球重要的新能源汽車整車與關鍵零部件研發、測試、制造中心之一。
深圳市發改委副主任蔡羽曾表示:“發展新能源汽車目標是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而不是打造某家企業。這些年深圳的整車和零部件企業都有所發展。很像當年的華為中興,一家起來了,帶動了上千家配套企業。”劉華是深圳新能源汽車協會秘書長,最近一直忙著掛牌事宜。據他介紹,深圳新能源汽車全產鏈上有上百家企業。
深圳新能源汽車的產業環境也吸引了外地廠商在高交會尋找商機。來自廣州的空天科技力推鋁-空氣電池產品,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說,該產品可以大范圍應用于新能源汽車的動力系統中,與鋰電池搭配大大提高續航里程。
至于充電軟肋,參展的清華大學則帶來一整套“電動汽車智能解決方案”。方案最吸引業界的一點是,宣傳資料稱從2014年開始在全國布點,以形成網絡。
感受什么?
市場生暖意冷靜看原因“我們感到了行業的暖意。”陳明軍表示,自己的企業從去年開始不斷接到訂單,今明兩年產值可以持續翻番,客戶既有比亞迪、五洲龍這樣的老牌廠家,也有相當數量的新進入企業。其實早在2010年,山木就為上海世博會的電動大巴生產商提供動力電池,但行業此后一直處于不溫不火狀態。
在陳明軍看來,今年行業最大利好來自《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當中明確提出“實施新能源汽車推廣計劃,提高電動車產業化水平”。他為此預言:“這將進一步激發產業熱情。”
從數字來看,今年新能源車確實很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顯示,新能源汽車今年前10月生產了18.12萬輛,銷售了17.1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了2.7倍和2.9倍。
熱潮需要冷觀察。一位不愿具名的汽車行業人士表示,出現以上數字有一定特殊性,因為在2013~2015國家三年補貼方案即將截止之前,各地采購新能源客車的熱情水漲船高,力度不斷加碼。另一方面,北上廣深大城市的限購,也為新能源車的個人消費創造了機會。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1至10月,深圳全市辦理免征車購稅新能源汽車5510輛,同比增長581.09%。
這位人士認為,目前新能源汽車的市場還是以城市公交為主,家庭消費比例依然不大。
擔憂什么?
概念被炒作資本需理性“我挺反感現在的炒作,動不動就是新能源車第一股。在我看來,目前真正和新能源汽車有關的上市公司并不多,也就比亞迪、萬向錢潮那四五家。”陳明軍稱,目前資本市場上的新能源汽車股不僅是魚龍混雜,甚至可以用魚目混珠來形容。
“比如電池,有動力鋰電池和普通鋰電池之分,普通鋰電池根本和新能源汽車不搭界。”他說,現在的情況是有了電池就要和電動汽車沾邊,而資本市場也熱衷于新能源汽車的概念炒作,甚至不顧技術常識,這對提升產業水準毫無益處。
在陳明軍看來,《十三五規劃建議》明確的“實施新能源汽車推廣計劃,提高電動車產業化水平”,不僅對技術攻關提出了具體目標,也對市場推廣模式提出要求。在本月初的媒體報道里,國家發改委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聯盟秘書長陳東升表示:“十三五”期間要重點解決新能源汽車在補貼減少或沒有補貼的情況下,依然能夠良好運營的問題。
更多資訊請關注汽車制造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