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一家年產值3000萬元以內的小企業,但是我們生產的電機核心部件被評定為世界先進水平,我們應該怎么申報、推廣,獲得政府的進一步支持呢?”“想要申報重大裝備首臺(套)保險補償,具體應該怎么操作呢?”
11月16日,四川省科技裝備產業政策宣導會在成都召開,省經信委、發改委、科技廳、國防科工辦、工商聯等相關單位領導、專家以及近200家四川高新技術企業參加了本次會議。各相關部門處室就近年省市出臺的重大補貼政策和申報方式向參會企業進行深入全面的介紹和解讀,針對參會企業在申請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實際問題開辟互動環節,進行詳細解答。
近年來,四川裝備制造業加快發展,2014年全省規模以上裝備制造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7589億元,在今年6月印發的《四川省裝備制造產業2015年推進方案》明確提出,全省規模以上裝備制造產業力爭完成工業總產值8500億元,同比增長12%以上。而為減輕企業負擔、支持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和淘汰落后產能,加強對新興產業與高端成長型產業培育,四川省、成都市各級政府部門不遺余力,出臺了一系列針對科技裝備企業的扶持政策和專項資金。但對于企業來說,最關心的還是自己的企業到底能不能申報、具體申報哪些類別等。海特高新董事長、主辦方四川省川聯科技裝備業商會會長李飆表示,舉辦此次宣導會的目的旨在幫助各企業了解政策,解決企業的申報問題或者說推動這些問題有所進展。
宣導會上,省經信委重裝處和技改處、省發改委產業發展處、省商務廳外經處、省科技廳高技處等部門相關處室分別為參會企業詳細講解了各相關補貼政策。從這些政策中不難發現,智能制造、技術創新、軍民融合、節能減排和境外投資等是重點扶持領域,而支持的方式也涵蓋多種形式,包括產業基金入股、融資補貼、專項補助和以獎代補等。
省經信委電子信息處處長肖斌、電子科大航空工程學院副院長李輝、四川省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鵬,還就科技裝備企業如何在新機遇新挑戰下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等問題進行了主題演講。
嘉賓觀點
王鵬(四川省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
科技型裝備制造業支持力度更大
科技裝備制造業商會的企業自身應該如何把握相關政策,從眾多扶持政策當中找準申報的目標,有效利用這些產業政策,來提升自身的發展水平呢?
四川省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鵬認為,最重要的是企業要理清自身的發展階段、發展規模和發展模式,才能找準方向,少做、不做無用功。在企業進行項目申報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要順勢而為,要了解國家、省、市的規劃、戰略部署,了解經濟發展形勢。二是要有序安排。三是要使用合理。四是要借力發展。
就目前經濟形勢來看,未來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制定產業政策引領、扶持企業發展的局勢將會繼續,將在稅收優惠、資金支持、項目補助、資質認定等方面會更加向提升創新能力、促進轉型發展的項目和企業方面傾斜,科技型裝備制造業將成為重點支持對象。
李輝(電子科大航空工程學院副院長)
引入基金機制扶持關鍵技術產業化
參加了四川省科技發展“十三五”規劃,“中國制造2025”四川行動計劃等大規劃撰寫的電子科大航空工程學院副院長李輝在會上透露,四川擬圍繞產業的發展列十個左右的重大專項,包括新能源汽車、頁巖氣和油氣裝備、高檔數控機床、機器人等。
李輝建議,企業可以從要關注政策方面的東西,從四川省“十三五”規劃來進行對號入座。“企業應該了解我在做什么,我做的東西符不符合四川省產業政策的發展,是不是四川省裝備產業里面所關心的重點領域。”
對于企業創新,李輝說,創新的主體是企業,要明確自己的地位,在整個創新的過程中,教授們、實驗室的任務不是做產業,是做關鍵技術的研究。企業通過與他們一起合作,通過產學研的模式,盡快成果轉化,最后弄到產業當中,促進產業發展,叫轉型升級。所以傳統產業要向高端走,優勢產業要站在世界的最高端,企業要主動與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
李輝還談到,四川應該用基金的方式,用現代的方式去改變過去的這種多投支持、效益低下的做法,通過引入基金的機制,重點扶持一批關鍵技術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