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中國制造轉型升級需攻克四大難關

時間:2015-11-17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最近,公開亮相的C919大飛機讓“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的概念再次熱起來。這兩大重大概念提出的大背景,是中國經濟已經從高速增長期轉向中高速增長的“新常態”時期。

最近,公開亮相的C919大飛機讓“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的概念再次熱起來。這兩大重大概念提出的大背景,是中國經濟已經從高速增長期轉向中高速增長的“新常態”時期。

然而轉型升級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對于國內制造業企業,尤其是廣大中小型制造業企業來說,要想實現從制造到智造、從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從高能耗高污染的生產方式向綠色低碳生產方向的轉型,尚需攻克四大難關。

首先是資本限制。資金是轉型升級過程中重要的影響因素,要轉型升級,要技術改造,最后歸根結底都離不開一個“錢”字。對于制造業中的領軍企業來說,流動資金一般比較寬裕,銀行也樂于提供貸款。但對于廣大中小企業而言,實現正常生產經營的融資都很困難,更別提轉型升級。

例如“機器換人”的自動化生產革新,筆者今年以來調研的50多家蘇南制造業企業中的絕大多數都有計劃實施,但這一計劃的最低投資也要在1000萬元以上,類似昆山某汽車配套設備企業和某IT企業這樣的企業,每年的技術改造費用都在1億元以上,這樣的支出對于廣大中小企業來說是不小的資金壓力。

隨著物價水平的提高、人工成本的不斷上升、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持續震蕩和原材料價格的極大波動,國內制造業企業的成本控制難度更加突顯,從而制約了企業投入足夠多的資金用于轉型升級。

其次是高端人才的匱乏。人才是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推動力和支撐要素。國內制造業企業有相當一部分位于縣、鎮甚至村級單位,這些地區的文化、醫療、教育等城市軟環境相對不足;即便對于筆者調研的蘇南的核心區域——蘇州、無錫、常州三市來說,它們在綜合發展水平和吸引力方面,也仍然跟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相比有明顯差距。筆者調研的大多數企業都反映,企業在高端領軍人才、研發設計團隊和技術骨干等方面,尚存在明顯的缺口,招募高端人才比較困難并且容易流失。人才的結構性失衡同樣制約著國內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進一步推進。

再次,產品和技術創新有比較高的風險。如果新產品開發失敗,前期投入的成本便難以收回,本來資金就捉襟見肘的中小企業對此將難以承受;即使開發出新產品,可能也會面臨前期推廣難的問題,新產品市場認知度較低,產品滯銷也是一種風險。而由于當前市場法律法規還不夠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還不夠到位,企業花巨大精力開發的新產品、新技術,很容易被同行業其他企業用較低成本模仿,甚至在被模仿產品的基礎上進行改造再創新,品質超越被模仿產品。

筆者調研的蘇州某炭黑企業就表示,正是對于創新風險方面的顧慮,企業只能從現有的8條生產線中,騰出1-2條用于生產高端炭黑,而不可能貿然全部實行產品更新換代。

最后,各級政府在產業政策導向上有偏差。國家的產業政策側重于從宏觀角度全面權衡和考量,而地方政府優先考慮的是本地的發展,各級政府產業的政策方向不盡相同。而部分產業政策缺乏延續性,令企業無所適從。政策的落實過程中也會出現偏差,相對于中小企業,大企業尤其是政府的重點企業更會受到政策的照顧。同時,在運營風險警示、投資方向引導等方面,企業的轉型升級都需要得到各級政府更有力的協調與支持。

國內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所面臨的這些困難,很大程度上跟政府工作的不到位和相關政策偏差有直接關系。在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暢通企業融資渠道、完善配套服務體系和強化風險管控等方面,各級政府仍然大有可為。

更多資訊請關注自動化軟件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