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能源互聯網市場潛力巨大 眾巨頭加入混戰

時間:2015-11-06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對于能源互聯網的市場潛力,安信證券研究報告分析,目前我國用戶端電力銷售金額約為2.5萬億元,加上建設投資,可以估算能源互聯網的市場至少在5萬億元以上。

據報道顯示,國家能源局近日已開會討論“國家能源互聯網行動計劃”初稿,這一“行動計劃”有望在今年內出臺。參與初稿起草工作的專家則透露,國家能源局已經多次組織相關的座談會,我國能源互聯網頂層設計已經被命名為“互聯網 智慧能源行動計劃”。

同時,我國實現“互聯網 智慧能源”的路線圖也已經圈定,主要包括四項措施:一是推進能源生產智能化,二是建設分布式能源網絡,三是探索能源消費新模式,四是發展基于電網的通信設施和新型業務。在“行動計劃”正式出臺以后,我國將依據路線圖在不同地區,進行技術、政策、商業模式等不同層次的創新試點。

對于能源互聯網的市場潛力,安信證券研究報告分析,目前我國用戶端電力銷售金額約為2.5萬億元,加上建設投資,可以估算能源互聯網的市場至少在5萬億元以上。龐大的市場空間不僅吸引一大批能源企業投入能源互聯網企業,也吸引了華為、阿里、百度、微軟、英特爾等海內外科技巨頭參與其中。

工業自動化、能效管理領域的巨頭也不甘落后,施耐德電氣便是其中的一個代表。對于中國能源互聯網,施耐德電氣方面相關分析顯示,未來僅僅是用戶側的智能、智慧系統的打造,就將帶來一個萬億級的產業。但就進展而言,施耐德電氣相關高層判斷,目前“已處于市場導入期”。

能源互聯網進入市場導入期

在施耐德電氣看來,能源互聯網是什么?

“能源互聯網意味著智慧能源,而智慧能源的核心是信息化與自動化的深度融合。在能源大數據技術、物聯網技術、云計算技術等的共同作用下,能源互聯網將為能源的高效管理和使用帶來革命性的變化。”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及合作業務中國事業部負責人尹正表示。

在“互聯網 智慧能源”的路線圖中,第三項措施就是“探索能源消費新模式”。一位能源行業專家認為,這就是要實現用戶側的智能化用能,促進能源消費生態體系建設,包括施耐德電氣在內的能效管理企業可以在該領域一展身手。

為什么要推動用戶側智能化用能?

“能源行業的人都知道,用戶在用掉一度電的同時,實際上在傳輸過程中要損失一度電,在生產環節也要損失一度電。”尹正表示,世界上2/3的能效潛力尚未挖掘,從節能增效的角度來看,必須在各個環節推動能源互聯網的發展。

能源互聯網的興起帶來哪些變化?

“我們是做能效管理的,現在與合作伙伴、客戶交流的時候,如果談到智能配電,每個人都會非常感興趣,而如果只談配電,大家就會覺得這個話題已經存在超過30年了。”尹正表示。

雖然已經形成共識,也有相關的解決方案開始推廣,但目前還處于能源互聯網的市場導入期。“我們現在已經推出了很多應用,在醫院、數據中心、一些知名的商業寫字樓,從總體上來看,市場還需要有一個導入過程。”尹正說。

在歐洲,施耐德電氣是能源互聯網當仁不讓的先驅,也取得了相當可觀的市場份額;在中國興起能源互聯網概念之際,施耐德電氣也已經從2014年起在中國、同步全球推出最新一代的數字化智能配電系統,加快占領國內市場。

在業內,施耐德電氣新一代數字化智能配電系統也被稱為SmartPanels低壓配電智能系統,該系統實際上是通過施耐德電氣“千里眼”平臺,將低壓配電系統智能化。

為什么通過“千里眼”平臺能夠實現智能化?核心在于依托包含智能電柜服務器在內的各種智能模塊,采取云托管的方式,結合互聯網技術,施耐德電氣實現了可靠的硬件通信方案與軟件服務平臺的無縫對接,進而可以在后臺為客戶提供能源與設備信息的存儲、展示、計算、分析,并可實現遠程能效與資產設備的綜合管理。

“通過收集客戶的能源使用和設備信息,同時與能源管理軟件相結合,儲存并且分析日積月累的數據,可采取有針對性的優化措施,實現為客戶節能增效的目標。”施耐德電氣一位技術專家表示,嵌入了“千里眼”的低壓配電智能系統,還能對客戶的設備進行預診斷管理,提供預防性的維護,保證供電持續暢通,互動式的報警還可以提高配電系統的運行維護效率,優化管理。

尹正認為,包括施耐德電氣新一代數字化智能配電系統在內的解決方案,將加速用戶側智能化市場由導入期進入增長期。

堅守能效管理專家陣地

如何讓能源互聯網由市場導入期快速進入增長期,加速其落地?

“提升技術與更新理念對于能源行業來說缺一不可,在理念上大家已經形成共識,未來的關鍵是加速面向能源互聯網的轉型與升級。”尹正表示。施耐德電氣一直不斷更新產品和解決方案,以數字化手段和專家服務,最大化地提高客戶的能源效率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現在又攜手英特爾這樣的科技巨頭,不斷推進技術創新,推動能源互聯網的實施進程。

據了解,施耐德電氣與英特爾正聯手開發更好的智能電柜服務器,從而進一步提升自身解決方案的先進性。

“我們講所謂的物聯網IOT,也就是IT和OT的融合。英特爾是IT技術的開山鼻祖之一,施耐德電氣在OT領域具有150年的歷史。我們非常開心能與英特爾合作,并堅信IT和OT跨界合作能碰出很多智慧的火花。”尹正認為,IT技術將為能效管理、自動化管理帶來更大的可塑性,中國正在大力推廣分布式新能源發電,雙方的合作將涉及如何在智能化用能上匹配更加分布式的需求側。

關預測顯示,未來40年,面對城鎮化、數字化、工業化三大趨勢,能源需求將翻倍,但二氧化碳減排需要減半,因此,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能源效率能提高4倍。這也就是IT與OT融合的意義所在。

通過IT與OT的融合實現智能化用能,當然會大受歡迎。但另一個關鍵問題是,智能化用能的投資與回報問題。施耐德電氣方面表示,節能增效將是用戶側市場引入智能化能效管理平臺的主要驅動力。既然智能化用能對客戶來說是有收益的,那么,施耐德電氣將如何在市場導入期選擇突破方向?

據筆者了解,施耐德電氣將自己的客戶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全國戰略客戶,比如,更易接受智能化用能的房地產領域,特別是商業地產領域。施耐德電氣與這類客戶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第二類是為戰略合作伙伴服務的公司,施耐德電氣將自己的設備和方案加入到集成商的成套設備中,一起賣給最終用戶;第三類是實力比較強、做零售市場的分銷商,他們讓施耐德電氣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更接近消費者。

總而言之,施耐德電氣堅持能效管理專家的定位不變。無論是提供產品還是解決方案,都致力于幫助客戶實現能源智慧管理和效率提升。從能源互聯網的角度出發,施耐德電氣在智能配電的產品和設備中融入智能化的解決方案,最終目標還是為了真正實現能效管理,幫助用戶在能源互聯網時代取得發展先機。

更多資訊請關注新能源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