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達成三大關鍵詞 提升工業生產效率

時間:2015-11-03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中國制造2025”計劃的提出,實質上還是“兩化”的深入融合:通過互聯互通,以數字化和自動化,減少能源消耗;通過更智能靈活的生產,提升運行效率。

2015年,“中國制造2025”開局之年。以此為分水嶺,以互聯網思維武裝工業領域,以互聯網技術顛覆工業拉開序幕。

互聯網+工業

“互聯網工業”顧名思義,其實就是將互聯網技術和互聯網思維植入工業領域,與之滲透、融合,實現工業的網絡化、智能化、集成化,進而實現工業生產效率的提升。關注“互聯網工業”,需關注三大關鍵詞:

關鍵詞一:節能減排

硬件、物聯網、大數據分析、軟件應用的結合,使得能耗的監控、分析、管理都變成了現實。西方國家的一些家庭已經裝了智能電表,每個小時都知道房屋用多少電,分別是哪些電器消耗的電比較多,可以用手動的方式把一些電器關掉,做到節能減排。對于工廠生產制造來說,其實概念是一樣的,只不過會是一個大規模的工作。

首先要知道消耗能源的峰值、谷值以及用電的方向是哪里。當有這些信息之后,才能用手動或者自動化的方式來進行管理。減少能耗也離不開機器的效率。一個現代化的渦輪機用電當然會比老式的少,但如果新機器每次都是以接近峰值的高速在運轉的話,用電量依然會很高。操作和使用也是提高機器效率、降低能耗的重要一環。現在,我們可以通過自動化系統,觀察多個同款的渦輪機的能耗情況,進行具體的分析,了解具體使用,掌握導致有些機器高能耗的原因,及時地發現如何進行合理的使用操作才能夠實現機器效率的提高。

關鍵詞二:智能生產

生產過程才是工業制造的本質,智能生產必然是發展的方向。在十幾年前,“智能奶牛”的戰略在美國也像是笑談:比如說你在沃爾瑪超市里面買了一桶牛奶,貨架上少了一桶牛奶,通過一個智能的供應鏈系統,在牧場那邊就知道要這只牛多吃點草。但現在這是可以實現的、利用供應鏈中高度聯系的信息所創造的智能環境。環境的改變也促使了生產方式的改變。

從石油石化行業的環境來看,現在世界期貨價格瞬息萬變,必須要做到智能生產,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產品的生產。以前是提前幾個月就要做好生產的規劃,現在卻要很快決定和規劃接下來非常短的時間內要生產什么樣的產品。未來將是一個高度互聯的市場,石化行業的供應鏈也是高度互聯的,包括加油站、油氣派送的管道和系統、煉油廠,它們之間會時時地產生聯系,企業就知道接下來要去做汽油,還是做飛機油,這就是使用了包括測量、自動化以及各種監控的軟件,進行科學的數據挖掘才能夠達到。市場的改變促使企業也不得不接受這些挑戰,以質量效率內升型的精細化效率提升帶來增長。

現在的3D技術也已經運用于模擬還原生產現場,可以直接用于員工培訓,配以現場設施的傳感器,在現場維修保養前,員工就可以確定在某個位置上的某個部件出現了某個或某些具體問題,節約了大量的時間。處理諸如運輸管道滴漏油此類的復雜情況,軟件系統和數據庫則發揮了更大的作用。施耐德電氣SCADA控制系統有內建的專家系統,當某一處出現問題時,會調取參考數據用于處理一般的有歷史趨勢性的問題,不是完全依靠現場操作人員的經驗。隨著理念認同,可能還會有更多經驗豐富地操作人員或是專家知識會融入到系統中。可以說,通過人工智能的方式來解決傳統完全依靠人工的問題,是提高效率的極佳方式。

關鍵詞三:安全

另一個倒逼的現狀就是更高的安全要求。物理安全、工程安全和信息安全都是不容忽視的。施耐德電氣高級副總裁、工業事業部中國區負責人馬躍在分享施耐德電氣石油化工領域的實際經驗時講述了伊拉克油田的狀況,可以感受到國際施工可能遭遇的到安全困擾:伊拉克需要地下排雷,超過地下三米可能會挖斷電纜;治安等因素造成高風險的環境,需要很高的安保級別,如果1,000個員工在現場,單單安保花費就是巨資;所以在伊拉克的現場,采取很多無線智能手持終端設備、遠程技術。

不僅是石油石化行業,所有工業企業在現有的基礎上深挖潛力,必須要由數據富集的企業轉向數據驅動的企業。出于數據安全的角度,多少企業愿意開放數據,愿意開放多少數據,都是現實的問題;而先進的控制系統、流程優化系統等都是基于大數據環境下的軟件平臺的。很多跨國工業企業的董事局里設立了專門負責互聯網合規的人員。由此可見,信息安全也成為工業發展的重要一項。

從安全效率、過程效率、能源效率和機器效率四個維度來推動工業的發展,并不意味著大量的新修新建,可能是小修小建的循序漸進,尤其是有些行業已經面對了產能過剩的局面。石油化工就是這樣:大概80%的中國油港是舊有的,這些舊油港可以先裝一些比較基礎的自動化設施,以便知道它的儲油量是多少,也可以先建立簡單的監控,慢慢實現和新油港使用一樣的平臺、一樣的技術。對于大多數的工業企業來說,能夠通過技術和專業知識最大化地利用現有的工廠設施是第一考慮,而并不是一下投入多達幾百上千萬的新投資。

“中國制造2025”計劃的提出,實質上還是“兩化”的深入融合:通過互聯互通,以數字化和自動化,減少能源消耗;通過更智能靈活的生產,提升運行效率。以這樣的角度來看“互聯網+”工業,“+”的意義應該有兩層:一是加入互聯網技術和互聯網思維,另一個就是利用互聯網技術,軟硬結合,實現工業全。

更多資訊請關注自動化軟件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