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相信未來是機器人的時代,但同時也認為距離這一時代還要很長時間。然而,當看到利益至上的金融業也進入“機器人”理財階段,恐怕大家要重新認識機器人所處的位置了。美國研究機構Aite10月下旬公布的數據預測,美國機器人顧問所管理的資產到年底估計能達到500至600億美元。而在上個月舉辦的“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還和百度機器人度秘進行了互動,更讓人感受到機器人大潮來襲。
中國將成全球最大機器人市場
智能化發展到一定階段,機器人成了自然而然的產品。盡管機器人顧問管理的500億美元理財資金只占美國近20萬億美元理財市場的一小部分,但花旗集團發布最新研究報告稱,在未來十年時間里,機器人顧問管理下的資產總額將達到5萬億美元。
國家政策的支持是機器人產業蓬勃發展的重要因素,資料顯示,多個發達國家紛紛出臺支持機器人發展計劃:德國工業4.0、日本的機器人新戰略、美國的制造業復興計劃等。我國的“中國制造2025”戰略中明確提出數控機床和機器人的發展計劃。
據麥肯錫咨詢公司預測,2025年機器人在世界制造業服務產業應用創造的產值將在1.7萬億到4.5萬億美元之間。而國際機器人聯合會報告稱,中國工業機器人需求一直處在增長狀態,預計年增長達到25%以上,中國可能在最近幾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
機器人未來會為人們提供更多的服務
互聯網巨頭用機器人“連接”
機器人的強勢讓人們產生一定的憂慮,認為會導致失業等系列社會問題。然而,百度早前推出機器人助理度秘時,百度CEO向記者表示,度秘超級秘書建立在三個因素的基礎上——連接3600行實現服務接入、全網數據挖掘支撐服務索引、智能交互完成服務滿足。用機器人取代整個行業的情況不太可能發生,但不排除開發單獨APP甚至制造度秘機器人,以實物機器人的方式為人們提供服務。
騰訊財經亦在9月發布了一篇由騰訊財經開發的寫作機器人基于算法自動生成的財經報道,但騰訊技術方面負責人表示,該文章是由數據以及外界對數據分析組合而成,沒有個人對新聞事件的深度分析和獨立判斷。其目的是嘗試將媒體“去中介化”,解決信息不對稱。阿里巴巴亦在今年6月注資日本軟銀集團旗下機器人控股子公司,阿里巴巴集團中國零售事業群總裁張建鋒表示,此舉是為了促進智能家庭在基礎技術方面的積累和擴展。
機器人的存在,是收集海量信息之后系統分析,后續的行為均由公式支配,與人類的主觀性有所區別。從互聯網企業對待機器人的態度看,機器人是為順應人類需求的服務“連接器”,亦順應了優勝略汰的規律。
鏈接
機器人或讓8職業“遭殃”
數碼傳媒未來學家AmyWebb認為,機器人會先讓八種職業“遭殃”:
1.收費站操作員和收銀員。移動支付系統會讓他們身份變得尷尬。
2.市場推廣。通過大數據分析,未來廣告工具可以讓品牌塑造發給客戶的精準信息。
3.客服。目前已有多個企業采用的在線客戶就是智能系統回復。
4.工廠工人。估計新一輪的工人淘汰潮將會由感應科技掀起。
5.財經中介人。比特幣的電腦程式可以自動處理交收和建立完全、可靠的數碼記錄。
6.新聞工作者。美聯社有分社目前已經有機器人記者撰寫數以千計的稿件。并且,機器人能通過分析記者稿件判斷該稿件網上轉載量。
7.律師?;诟黝愑涗浻吂_,很多法律事務都變得較以前容易處理。
8.電話公司職員。這一趨勢在移動通訊時代已經減少。
更多資訊請關注工業機器人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