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前三季度經濟“成績單”出爐,10月27日,高明區召開第三季度經濟分析會。會上記者獲悉,高明今年前三季度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17.07億元,增長8.3%%;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46億元,增長14.2%。與上半年經濟運行相比,第三季度大多數經濟指標增幅逐月提升,經濟實現從上半年的“穩中趨好”向“穩中有進”轉變。
在經濟逐步向好的同時,以裝備制造業增速超傳統支柱產業、三產增速超GDP與二產為突出標志,該區產業結構也在不斷優化。
擬設裝備制造產業發展基金扶持企業發展
“1至9月高明大多數經濟指標增幅逐月提升,經濟運行實現從上半年的‘穩中趨好’向‘穩中有進’轉變。”高明區區長黃棋泰分析認為,面對復雜嚴峻的經濟形勢,高明前三季度經濟增長的兩大動力主要是工業經濟活躍度持續走強及固定資產投資拉動。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高明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712.84億元,增長8.5%,中小企業貸款余額、新設立內資企業數分別增長10.5%、9.1%。投資方面,技改投資、先進制造業投資、房地產投資分別增長47.8%、52.4%、19.0%,拉動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4.7%,達253.07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具體到工業經濟的細分領域,雖然紡織服裝、食品飲料、石化塑料、金屬材料四大傳統支柱產業仍是支撐該區發展的關鍵力量,但從增速看,先進裝備制造業已超過傳統支柱產業3.5個百分點,約120家裝備制造企業實現產值285.82億元,同比增長13.1%,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所占比重提升到16.7%。
而從前三季度招商情況看,該區引入了合同總投資達133億元的54個項目,當中裝備制造業項目達16個、合同總投資達21億元,裝備制造項目占比達29.6%。此外,該區還有14個此前已引進的裝備制造重點項目正加快推進,總投資達62.4億元。
為加快推動先進裝備制造業成為高明區新的支柱產業,黃棋泰在此次會議上提到,高明區將積極對接省、市打造珠江西岸裝備制造產業戰略要求,高標準規劃建設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新能源汽車和機械制造等三大裝備制造產業園,加快引進落實一批有廣泛發展前景和高成長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年內實現裝備制造業投資超46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136億元。
為此,高明將探索設立區級裝備制造產業發展基金,針對有發展前景的“工業母機”類企業、投資超億元的裝備制造企業進行股權投資。
三產增速超GDP與二產增速
縱觀今年以來高明經濟運行情況,在裝備制造業增速超過傳統支柱產業的同時,該區現代服務業也迅猛發展,增速超過GDP與二產。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該區公路運輸總周轉量、商品房銷售面積、財政預算八項支出分別增長21.2%、50.0%、34.8%,拉動第三產業增長14.4%,增加值達92.97億元,較GDP增速高出6.1個百分點、較規模以上工業增速高出6.3個百分點。
“這顯示出,高明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的同時,內部結構正在不斷優化。”黃棋泰說。他認為,未來高明要有效提升第三產業發展的規模與質量,從現有基礎與發展潛力來看,發展旅游文化創意產業是最優最現實的選擇。
為此,高明已啟動實施文化升級兩年行動計劃,推進總投資250億元的八大旅游文化創意產業項目,以點帶面突出打造三大旅游文化產業發展集聚區:東部以西江新城和廣東國際旅游城為載體,打造省級現代服務業產業集聚區;中部以美的·白鷺湖以及皂幕山景區為龍頭,打造生態旅游休閑產業集聚區;西部以深埗水庫項目為龍頭,打造集文化、創意、養老、教育于一體旅游產業集聚區。
目前,大多項目都已動工建設或進入籌建階段。當中,子昊鋼琴文化產業園已投入運營;君御西江國際游艇中心年內啟動建設,計劃打造廣東省游艇旅游實驗基地和全國首個內河型的游艇展示中心;美的·鷺湖森林旅游度假區風情小鎮、濕地花海正加快建設,部分項目爭取2016年初對外營業;盈香生態園計劃增資12.6億元啟動國家5A景區創建;集文化事業發展、文化產品展示以及創意創客空間等為一體的新城文化產業中心進入招商階段、預計年底投入運營。
更多資訊請關注自動化軟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