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全球工業4.0智慧制造時代的到臨,兩岸工具機(機床)產業必須著手建立共同技術標準,進行深度合作,才能進一步爭霸全球市場,臺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與兩岸企業家峰會等三方,21日下午2點在臺中僑園飯店舉辦“2015年兩岸智慧工具機技術標準論壇”,將率先臺灣各產業與中國精密機械業者就工業4.0議題達成合作,也是海峽兩岸工具機業者首度在臺舉行面對面協商,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今天登場的論壇活動中,將由臺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柯拔希、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會長陳惠仁,與兩岸企業家峰會能源石化裝備小組召集人施顏祥等主辦單位領導人先致歡迎詞,在各自發表兩岸工具機產業發展現況后,緊接著由兩岸產業代表就智慧工具機的通訊標準進行論述,其中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副主任樓曉鐘將論述“智能制造的支撐裝備-智能機床技術標準制定的幾點思考”,我方則由財團法人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總經理詹炳熾主講“臺灣智慧工具機相關通訊標準論述”,接著由雙方出席工具機業者進行Q&A問答交流,最后再討論出“兩岸邁向智慧工具機的初步相關標準共識”。
臺灣機械公會理事長柯拔希強調,面對工業4.0時代的來臨,臺灣精密機械業必須利用已有的優勢研發智慧機械加入此一世界潮流,營運才能更上層樓,唯智慧工具機的通訊標準迄今付之闕如,未來智慧工具機所采用的不同品牌電腦控制器、智慧機器人、感測器、機聯網、工業數據、行動裝置等,均必須有一致的通訊標準才能相互溝通,因此,兩岸工具機產業應優先建立共同技術標準,才能進一步互補合作,共逐全球智慧機械的巨大商機。
據了解,今年8月中旬在北京召開的兩岸企業家峰會對接會議中,臺灣機械公會秘書長王正青與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會長陳惠仁曾達成共識,雙方將在今年底的南京紫金山論壇中,完成“兩岸工具機智慧制造之發展路線圖”及簽訂“框架合作協議”,也就是達成智慧工具機技術標準方向的共識,更具體的說法就是期望能就“通訊協定”或“通訊格式”的統一標準進行協商,讓雙方未來能在“機聯網”的架構下進行資料共享。該項共識讓兩岸工具機產業在面對全球工業4.0時代到臨浪潮下,跨出了共同協商合作的第一步。
為此,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會長陳惠仁今天帶領中國大陸近20位工具機相關企業代表,與我方智慧工具機、控制器、工業用機器人等數十位相關業者進行交流,并預為11月份在南京召開紫金山論壇取得共識先行對接。
更多資訊請關注自動化軟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