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以工業4.0撬動“湖南制造”新篇

時間:2015-10-15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湖南作為一個工業大省,有基礎、有優勢、有特色、有潛力。湖南裝備制造業除工程機械裝備、軌道交通裝備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外,還擁有新能源汽車及汽車新品種、高檔數控裝備、大型冶金和礦山設備、航空裝備等優勢產業。

應捷克維索基納州、德國北威州和比利時埃諾省的邀請,10月5日至13日,省委副書記、省長杜家毫率湖南省代表團訪問了上述3國相關地區。訪問期間,代表團與當地政府、企業負責人以及機械制造、環境保護等領域專家學者進行了深入交流,并簽署了一系列政府或企業間合作備忘錄,就推進雙方務實合作和友好交往達成廣泛共識,取得豐碩成果。

從湖南到德國,千萬里之遙;從中國制造到工業4.0,相似的路徑選擇。人類工業革命的歷史,就是科技締造并構建文明的歷史,亦是制造業在經濟社會大放異彩的歷史。大到國家興衰,小到家庭冷暖,以制造業為主體的實業與實體經濟,攸關民族夢想,關切民生福祉。用頂層設計的話說,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

湖南在中國制造的歷史上,曾有不容省略的篇幅。湖南省是洋務運動時期,最早迎接現代工業文明的少數省份之一。湖南作為一個工業大省,有基礎、有優勢、有特色、有潛力。湖南裝備制造業除工程機械裝備、軌道交通裝備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外,還擁有新能源汽車及汽車新品種、高檔數控裝備、大型冶金和礦山設備、航空裝備等優勢產業。2014年,湖南裝備制造業規模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2329億元。不過,一分為二地看,中國制造業“大而不強”的通病,同樣是“湖南制造”的癥結。正如湖南省委書記徐守盛所言,“湖南是制造業大省,但不是制造業強省,與發達國家和先進地區相比還存在不少差距”,“制造業大而不強的現狀沒有根本改變”。

變則通,通則久。《中國制造2025》是制造強國戰略的第一個十年行動綱領。在目標戰略面前,湖南從無懈怠,先走一步,邊立邊破,以抓鐵留痕的作風、以敢闖敢試的勁頭,在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中,除重點支持產業除對接國家層面確定的十大產業外,還根據本省產業優勢和特色,增加了工程機械、節能環保兩大產業。目前,這12個產業的發展專項規劃正在加緊編制。此外,8月17日上午,湖南省舉行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推進制造強省建設專題報告會,中國工程院院長周濟應邀作輔導報告。徐守盛要求,進一步加深對《中國制造2025》的學習、理解和把握,更好地謀劃貫徹《中國制造2025》的“湖南行動”、加快建設制造強省……一樁樁、一件件,緊抓慢趕,推進質量品牌建設,著力打造“百年企業”,既熱情滿滿,又不至一哄而散,在根子上做文章,在內功上下功夫。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內部挖潛,外部啟智。必須承認,工業積累、創新能力、人才素養等方面,中國與世界制造強國確有不小差距。與其等靠要,不如起趕追。“德國制造”是質量和信譽的代名詞,其過程控制最值得當下的“湖南制造”借鑒。一方面,工匠精神、工業制造和工業文明等特質,是最當養成的澎湃動能;另一方面,在文化旅游、教育交流、農業開發、工程機械、生物醫藥、生態環保、航空航天等領域,湖南有與德國務實合作的基礎,企業間有合作情誼,官方有合作意愿,互利共贏是大勢所趨。

此前,九天云霄的的神舟火箭上,在轟鳴疾馳的高鐵動車中,在井然有序的精密機床里,“湘”字號與湖南元素俯視可見。今后,以工業4.0撬動“湖南制造”新篇,新型工業化推進富民強省的湖南夢,定當指日可現。

更多資訊請關注自動化軟件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