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屆國際機械工業博覽會日前在捷克第二大城市布爾諾舉行。這個在中東歐地區規模最大的機械類展會吸引了來自32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多家企業參加。會上,參展企業紛紛拿出自己的最新技術,3D打印機、人機協作機器人等工業革命標志性產品的亮相令觀眾大呼過癮、流連忘返。
與往屆不同的是,此次布爾諾國際機械工業博覽會吸引了捷克總統、總理及各部部長出席,并在現場開起了政府工作會議,探討研究政府對工業發展的配套政策。一個專業類展會受到如此高規格待遇,這在捷克歷史上還是第一次。捷克媒體用“確保捷克經濟發展”“塑造未來”等字眼形容本屆博覽會的重要性,事實上其背后依托的捷克“工業4.0”計劃才是展會重要性的真正基石。此計劃由捷克工貿部部長在博覽會上正式宣布,參展企業隨即圍繞這一主題展開了一系列研討會和講座等活動。會后,還將由政府部門、研究機構和企業代表組成專家組,討論實施“工業4.0”計劃的具體方案。
關于未來經濟的發動機——“工業4.0”計劃,捷克工貿部副部長穆西茨基對本報記者說,工業發展對捷克經濟的未來至關重要,捷克是歐洲工業化比例最高的國家,工業產值占GDP的1/3,工業承擔著全國28%的就業人口。今年第二季度,捷克的GDP增長率為4.4%,居歐洲之首。如何維持這一趨勢?就是要靠工業創新。目前全球正在進行第四次工業革命,運用大數據、互聯網等方式提高生產效率,加強創新技術應用,捷克的目標是更多地創造高附加值產品。但捷克不會簡單復制德國的“工業4.0”,而是更多吸收來自世界其他先進國家的工業化理念,針對自身不足給予個性化改進。
例如,捷克政府特別關注教育的重要性。目前捷克學生選擇學科明顯偏向人文領域,使得職業技術人才嚴重缺乏,不能適應工業發展要求。按照目前發展趨勢,到2030年捷克將有40萬技術工人缺口。“工業4.0”戰略就是要轉變人們的傳統思維模式,重心傾向技術類大學院校的建設,同時涉及所有類別的高校;不僅涉及工業制造、信息技術領域,同時涉及經濟、法律和社會等多個學科,對資源進行跨學科的系統整合,以使工業化生產效率達到最高。
穆西茨基表示,中國是增長迅速的巨大市場,對于捷克工業產品的出口意義重大,因此中國是捷克優先發展的貿易伙伴。除此之外,中國也在很多方面具有技術優勢,目前已有多家中國企業和高校與捷方合作,共同進行科技創新,他很高興看到中國積極參與捷克的“工業4.0”計劃。
來自中國河北省的10多家各類工業企業參加了此次博覽會。其間,河北省商務廳還主辦了中國(河北)—捷克經貿項目合作懇談會,受到了廣泛關注。明年,中國將成為布爾諾國際機械工業博覽會的主賓國,屆時會有更多的中國企業來到捷克,把雙方合作推向新的高度。
更多資訊請關注自動化軟件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