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動網 > 新聞頻道 > 行業資訊 > 資訊詳情

德國制造蒙羞 中國制造要引以為戒

時間:2015-09-24

來源:網絡轉載

導語:打造過硬的質量,讓中國制造閃光,也不能光靠企業自覺。一方面要充分發揮行業、產業組織及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的力量,讓企業的造假等違法違規操作面臨更直接的障礙。

我國各行業、產業組織及有關部門等也應從中吸取教訓,珍視經過多年艱苦轉型調整打造的“中國制造”形象

全球一流的汽車制造商德國大眾汽車集團近日卷入“尾氣造假門”事件。美國環保署9月18日指控該公司通過在所產汽車車內安裝非法軟件,篡改汽車尾氣排放記錄,實際排放物可達美國法定標準的40倍。大眾隨后承認造假。德國媒體驚呼,欺詐事件是整個德國工業的災難,可能葬送德國制造的聲譽。

“尾氣造假門”丑聞出現在大眾集團這樣的知名企業,令人震驚。整起事件中,大眾集團的做法并不“高明”,很難長期蒙混過關,一經發現將使企業付出比因造假所節約成本更高的罰款和召回退貨等造成的經濟損失。卷入這類事件,甚至可能會給企業及旗下各類產品品牌帶來滅頂之災。

汽車業企業卷入的丑聞事件并不少見。大眾集團在中國設立的合資企業一汽大眾此前曾曝出“速騰斷軸門”丑聞,企業方面消極應對消費者維權訴求,直至近日經中國國家質檢總局發布調查報告,才作出相對積極的回應表態。2010年,日本汽車巨頭豐田深陷“踏板門”,最終召回數百萬輛汽車才得以平息輿論質疑。

大眾集團的“尾氣造假門”事件還在進一步發酵。德國、日本、美國的汽車制造商都曾不同程度卷入造假丑聞,且均為在發生嚴重事故或曝出大批量缺陷產品后,才被引爆。這一定程度上表明,日本、美國和歐洲看似健全完善的汽車工業等行業的監管體系,存在明顯缺陷。

此事件使“德國制造”蒙受恥辱,我國各行業、產業組織及有關部門等也應從中吸取教訓,珍視經過多年艱苦轉型調整打造的“中國制造”形象。企業應當引以為戒,在產品設計、生產、測評及后續服務和管理多環節嚴格把關,以犧牲安全、質量換取財報收益,或低價競爭優勢不可取。

打造過硬的質量,讓中國制造閃光,也不能光靠企業自覺。一方面要充分發揮行業、產業組織及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的力量,讓企業的造假等違法違規操作面臨更直接的障礙,另一方面,有關部門要優化監管,完善監管標準,加大汽車等多行業產品安全、環保合規性抽查的比例,對企業運作形成強有力的約束。

更多資訊請關注自動化軟件頻道

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和視頻文件,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www.hysjfh.com)獨家所有。如需轉載請與0755-82949061聯系。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中國傳動網”,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均來自互聯網或業內投稿人士,版權屬于原版權人。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禁止擅自篡改,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

最新新聞
查看更多資訊

熱搜詞
  • 運動控制
  • 伺服系統
  • 機器視覺
  • 機械傳動
  • 編碼器
  • 直驅系統
  • 工業電源
  • 電力電子
  • 工業互聯
  • 高壓變頻器
  • 中低壓變頻器
  • 傳感器
  • 人機界面
  • PLC
  • 電氣聯接
  • 工業機器人
  • 低壓電器
  • 機柜
回頂部
點贊 0
取消 0